第130章 反省(第2/2页)

苏轼听完之后,沉默了起来。

章惇?

面对这个人,苏轼是有愧疚的。在他看来,章惇这个人博学善文,高傲自负。能够入他眼的人不多,所以朋友也很少。唯独和苏轼却关系很好,他们的交往中,章惇总给人一种热情洋溢的感觉。但是他曾经的亡妻王弗却说过一句话,原先他听过也就一笑了之,以为女人小心眼而已。

但这句话,多年之后再次勾起了他的回忆。

亡妻王弗曾经就说过:章惇这个人热情过头,却性格狭隘。一旦得罪了章惇这样的人,恐怕会对你不利。

苏轼对自己的眼光一直不怎么自信,因为看走眼的多了,让他的自信荡然无存。

想起来和章惇的交往,一开始他们是同一科的进士,算是同窗之谊。章惇是第五,苏轼是榜眼,都是那一科最为耀眼的新科进士。

然后就是章惇受到王安石的青睐,辉煌腾达。

自己开始倒霉。

乌台诗案……

章惇在是所有人都不敢说话的时候,身为王安石的心腹,却站出来挺苏轼这个破坏新法的犯官。当时章惇是参知政事,地位超然。如果没有章惇开口,苏轼都认为自己的结局恐怕只有冤死一条路可走了。

别看兄弟苏辙散尽家产,搭救自己。

但是苏轼去知道,苏辙有多少家底?苏辙的自白书,要是没有人递送上去,谁会看?

关键是皇帝看不到,王安石看不到。苏轼还是死路一条。

章惇,是让苏轼安然度过乌台诗案的恩人。从那一刻起,他认为自己的妻子看错了。后来章惇倒霉了,主要顶撞了太皇太后,并在御前新旧两党争辩失败之后,他也开始了他的贬谪生涯,一路向南的贬谪。

官越当越小,地方越来越偏。

而当时的苏轼因为吹捧一把司马光,把堂堂文坛名宿司马光拍晕了,然后回到京城之后不久担任了帝师。

期间,被贬谪到岭南的章惇写信给苏轼,希望他出面为自己申辩。

当时苏轼完全有条件为章惇申辩,但是结局很可能和章惇一起倒霉。因为章惇得罪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皇家为代表的太皇太后高氏,旧党为代表的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真要冲动的写下为章惇的申辩书,恐怕谁也容不下他。

最后,弟弟苏辙制止了苏轼的莽撞。这段过往,苏轼一直没有说过,连妻子王闰之和小妾王朝云都不清楚。

所有的事都藏在心里,却被高俅再一次揭开。

痛?

还真不痛,反而五味杂陈。惶恐,愧疚,还有无奈,都有。

但更多的是让他回想起了亡妻王弗,还有王弗对章惇这个人给出的定义。心胸狭隘。如果没有李逵给高俅说过的话,没有周元在沂州被章惇的刁难,恐怕连苏轼都忘记了这么一个人。

往事重提,他这才明白亡妻说的多半有道理。

可知道章惇心胸狭隘,但他能怎么办?

认怂吗?

苏轼仰着头,看着房梁,回忆着自己漫长的一生,看着看着就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