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修BUG(第2/4页)

唐老爷子这时也安慰起了唐瑾来:“别紧张,童子试非常的简单,不会像县试府试那样有着严格的考察,你只需认真的回答县令的题就是了。”

唐瑾点头头。

周围都是殷殷叮嘱的家长,唐瑾听着大家的谈话,知道竟然已经至少有三百五十二个人报名了!

这人可真是多的超出了唐瑾的预料之内!

不过想想,十二岁之前都可以考,相当于小学里的孩子都可以考,范围大,来得人自然也多了。

想他以前一个村里的小学也都五六百人了,更何况一个乡里不知道几千学生,一个县里也不知道几万学生,古代读书人再少,有四百多个人也没什么问题。

过了一会儿,围在外边的众人听到了敲锣声,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有四个衙役开了路,让围在县学外的人都让开了,提着锣的那个站在中间喊人:“所有甲字牌的人,都上前来。”

众人忙翻看自己的牌子,就是唐老爷子知道唐瑾的是乙字牌,还是翻出来确定了一番。

场上有私语声,有家长安慰孩子的声音,在一阵忙乱过后,很快就有年龄大的孩子站了过去,紧跟着很快就有孩子也跟着站了出去。

这一次六十个人一个没差,有衙役领着他们进去了。

接着拿锣的那人又喊:“所有乙字号牌的人上前来!”

唐瑾接过唐老爷子手里的牌子,唐老爷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道:“别怕。”

唐瑾笑着抬头:“我不怕。”

看唐瑾真不怕,唐老爷子安了心。

被叫到了,唐瑾站了出去,因为站出去的快,很多人的眼光都扫了过来,不过因为在场的还有三四岁的孩子,也没人怎么当一回事。

慢慢的乙子牌的人都站出来了,唐瑾一看,他们这一牌的人里,他年龄好像是最小的,因为个子最低。

等人齐了,又来了一个衙役过来,让大家安静的跟着他走。

几人进了县学里,唐瑾看着他们好像被领到了一个像是教室的地方,衙役让大家按号牌的位置坐了,就出去了。

刚开始,室里还安静,不过一会儿,室里的人就小声说话,接着嗡嗡嗡声不停的传到了唐瑾的耳朵里。

好在很快的,一个夫子模样的人进来了,让大家安静,坐在讲台的位置,拿着一本书在看。

等了一段时间,还是没见对方有什么话,有些孩子就大胆了起来,交头接耳的,唐瑾想着六十个人也不是那么好查的,一时半会儿怕完不了事儿,就在心里默诵背过的内容。

一用心,时间就过的快了,教室里的嗡嗡声刚起就会被夫子喊停,大家也都安份了起来。后来,夫子嘱咐大家待会儿不要害怕一会儿要按现在这位置站中间这一类的话。

一会儿,就有衙役来领着唐瑾他们出去了。

出去时,看到一群甲字牌的人都向外走着,想来是考完了。

他们这一群人里显然有认识甲字牌里的人,想要过去说话,蠢蠢欲动的,被看出来喝止了:“不许多话。”也没说谁,不达都安静下来了。

唐瑾对于县学的构造不太了解,只感觉等六十人进了一个坐北朝南的大堂内,六十个小孩子站在中间也不太挤。

这是唐瑾第一次看到县令,看着二十出头的样子,很是年龄,让唐瑾很是佩服,这应该是二十出头就考上进士了,这几乎是逢考必过啊,牛!

只是大家刚站定,就听到县令开口:“有典谟,有训诰。”

三字经唐瑾背的太熟了,一听这话,条件反射的应道:“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

应到这里,唐瑾仰头望着上边的县令,发现他就是要考人的意识,也就没停,继续道:“……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到了这个时候刚已经在唐瑾念了两句的时候反应过来却不敢跟的人胆子也壮了,跟着背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县令坐在上首点着头,下边站着的六十人看他挺满意的,大部分人的声音都大了起来:“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县令点了头,又压了压手:“好了。”

唐瑾立刻停了下来,大家也停了下来。

“四百载,迁夏社。”县令说道。

有了上次的准备,这一下子,大家都比较灵了,大多数人都跟了上来:“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县令点了点头,不出声了,唐瑾在心里接了一段: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诶,没学《三字经》之前,他从不知道三字经囊括了地理、文学、历史、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是小时候就学过,真的挺好的。到现在四千年的文化传承真不是盖的,蒙学里的知识就挺开括眼界。

祖先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的。

接着,县令又考大家《千字文》道:“遐迩一体,率宾归王。接二十四字。”

有前两次考验,大家这次接的很快了:“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到了这里的时候,唐瑾自动停下来了。

也有人是跟他同时停下来的,不过还有人继续念了下去。

这一次过后中,唐瑾明显的感觉到了县令的目光众他和几个背的快的人身上扫过。

考过后又考《千家诗》:“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大家跟着背着。

这是杨巨源《城东早春》,唐瑾觉得这诗很好记,在前世他曾听过,虽比不得李杜的诗,应当也红过了。

不过,这么简单的诗也是有人没有背出来的。

县令又道:“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

这是《孝经》感应章第十六里边的,全书也就十八章,是后边的了,唐瑾和背过的人接着背:“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因为县令说的前边还有一句“故虽天子”,很多人被打乱了顺序,有些顿了一下才背下去。

县令拍了拍手让停下来,伸出手,第一个就指了唐瑾,然后再接着指了下边的几个人:“你们几个,站到这边来。”

唐瑾过去了,大家本来心下还有些怯,一看,被点到的几个人都过去了。

接着又点了几个人,唐瑾看出来了,那一拨人是背的不熟的,他旁边一个人声音就有些含糊。

县令这次的方法很直接:“没背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的人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