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加了一千多字

“那都是几十年之前的事情了,我那时还小着呢,也是听说的,不说也罢。”桓氏说着,皱起了眉头来。

桓栋连忙拿了药膏来,揩了点在手指上,给桓氏按着头,劝她道:“不说就不说了,姑婆你可别多想,好好养好身子,我爷我爹他们可都挂念着你呢。”

桓氏点着头,过了一会儿,好受了些,就让桓栋去休息去了。

等桓栋走了,桓氏想起姑姑当年感叹闺蜜命运不好,再一想自己这一辈子浮浮沉沉,当年那些手帕交里只她活到如今了,现时是体会到了她姑姑那种伤感了。

这边唐瑾跟唐老爷子说完话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里。

这次童子科的省试考两场,还是连着考两场,中间不休息,考完以后出总的成绩。

很多人都抱怨,说是中间没个歇息,第二麒曾经也说过,这样太累,唐老爷子却对第二晟说,看这个样子,朝廷不是很认真的样子,所以事情才办成这样,想草草了事不为孩子考虑,不然也不会不让孩子休息,到底不是成年人啊吃不消啊。

至于考试严格反是放到贡院考,不是说朝廷重视了,很可能是重开童子科压力大,两方较量下,一方故意严格。

第二天唐瑾也是早早起来了,去贡院,等待点名,搜身后进场,睡觉,睡醒后等待发卷,考试。

这一天倒是没有遇到什么事,考试的题有些出乎唐瑾的意料。

考的是五经文两篇,策问一道。五经文考的是《易经》一篇,《春秋》一篇,策问考的是时务。

题唐瑾倒是会答的,不过这对于这次的考生来说,却是很难的了。

《易经》本来就好学难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研究不能理解一二,春秋考的是历史,有些偏,对于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孩子来说,也不容易答。至于时务,那更是难了。

唐瑾感觉到了出题官对于考子深深的恶意!

他看过以前的乡试的题目,比较一下,他们的题出的的确是简单,可是再简单,架不住考试的人都太稚嫩啊!

给小学生出初中甚至高中的题,就算出的再简单,大家也不会啊。

出这样的题,怕是不想让人过吧!

不过,唐瑾却是有些开心的,哈哈!

考场上都是十二岁以下的少年和孩子,一般人家都是五六七岁才开始学习,也就能学个五六年。

他跟他们学的时间差不多,可好在他用功啊,不像小孩子那样,人还懵懂着呢,不谙世事,贪玩,学的速度能有他快?

这就像是小学六年级能让小学生学六年,可是对于成熟用功的大人来说,用心的话,一年就学完了。

再有一点,这里的教学制度,都是先教会孩子背,背会了以后才教经文的意思。做诗简单一点,可是在理解经文这点上,大部分人那比起他来可就差远了。

所以唐瑾相信,他一定能考上。不但能考上,国子监的复查他应该也能过。

国子监的复试一般不向下筛人,只是复查前来考试的人是不是真的有那样的本事,不是蒙混进来的。到了中书省那里,可就难了,这是决定生死的最重要的一关,会筛很多人出去,剩下的才能殿试。

虽然不知道自己能考到多少名,不过,唐瑾的心情却是很好的。

交了卷子,在龙门前等着放排的时候,他听着周围的人都在谈论着这次的题,一嘴的抱怨,大多数人都懊恼的很,觉得题出的太难了。

还有八岁九岁的孩子难过的哽咽着,说不会答题。

别人答的不好,虽然不应该高兴,不过唐瑾还是有些开心能排在前边。

出了考场,外边等候着的人已经不多了,唐瑾眼光在四周搜索着,看到自家五叔坐在车前,就跑过去。

唐老爷子坐在地上的小板凳上,身边也坐了一个人熟人。

就是上次在茶楼里见到的那个带着学生过来考试的沈夫子,看他跟唐老爷子聊的很好的样子。

这长辈一见了他,笑容亲切的问:“乖乖,题难不难啊?”

不问你考的好不好,只问你题难不难。只一句话,就让人觉得人这会说话。

要是考的不好了,可是能避开考得好不好这个问题,要是考的好,自然会说题简单了。

他先问候了两人,笑着道:“题不是很难,都答完了。”

唐老爷子一听,就高兴了,问起了都考什么题来。问完后,这才想起怕是要说好一阵子,不好让沈平等着,就看向了他,想看他怎么办,走不走。

沈平笑着摇摇头:“那我可要打扰一下老爷子了,想要跟着你再听听。那两个小子个个哭丧着脸,说题难到天边了。看乖乖说的,哪有那么难,定是他们学艺不精。”

自己两个学生,一个年龄小些不会答题,早早就出来了,另一个出来的晚,题算是答完了,却连题都没看懂,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就是好的了,就怕犯了什么忌讳可不好。

最重要的一点,多接触一下这孩子,了解他的性情,一能看出来唐家家教知道上梁正不正,二来也能从童言童语里窥见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唐老爷子站起来时顺手拿起了板凳来,唐瑾从他手接过,走了两步又递给了伸手向他要的唐五叔。

唐五叔放好两个小板凳,等三人上了车好上去驾车。

唐瑾坐在唐老爷子身边,接过他递来的湿棉巾擦了擦脸,在缓缓启动的车轮声与哒哒的蹄声中,讲起了这次都考了什么题来。

他们之间的讲题,不会只讲考了什么题,唐瑾是怎么答的,而是要连思考时的想法要一起讲出来。

唐家人早已经习惯了,沈平初听时讶异,越听越是意外。这惊讶一点点的的增加,到最后已经吃惊了。

一个六岁的孩子,四书五经不但背熟,还都学遍了!这该是得有聪慧!

初见时沈平就觉得唐家这个重孙很是乖巧懂事,也知道他念书好,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好到这种地步!

等唐瑾讲完了,沈平由衷的对着唐老爷子感叹:“没想到乖乖学识竟然这样好,这水平,都能去考举人了!”

要考举人,起码得是个秀才,也就是说沈平觉得唐瑾的学识跟他自己都能比了。

虽然一个秀才唐老爷子才看不上,不过能听到人这样真心的夸唐瑾,他心下也是很舒畅的,这证明他教的好啊!就算现在考不上,可人生还长着呢。

当下,唐老爷子就谦虚了起来:“哪有那么好,只是这孩子从小聪慧懂事,学习又用功,才学的好罢了。”

沈平当下就羡慕起来,哪一个夫子都想要一个不但态度认真好好学习又聪慧能学出成绩来的孩子。他活了半辈子,教了好些年学生,半个都没遇到自己主动努力的,都是被夫子被家长压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