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时间计量与对时间的理解(第2/3页)

精准的时间计量在古代无疑属高端传统,主要存在于宫廷和大城市,并非随处可得。因而我国古代也有将精准的时间信息进行播报的传统。三国时期,魏国的田豫曾以“钟鸣漏尽”之语来表示年龄到了应该功成身退,这说明当时用漏守时、用钟报时已经成为较常见的行为。至唐宋时期,地方已经多在城市中心的谯楼设置钟鼓进行报时,而至明清时期,地方司时系统已经普及到了很多县城。这说明古代中国的精准时间计量并非空中楼阁,地方上尤其在市镇中,日内计时传统仍广有影响。明清小说中常出现的“某牌时分”是其一个表现,“某牌”是指官方挂在鼓楼等显要位置的时辰牌,管理者会依照时辰进行更换。

对时间计量信息进行普及是历朝统治者着力的对象,一个显著的证据是历朝都十分重视历书的颁行。这是因为时间计量的进步与公共化会有利于社会行为同步化的实现,这不但是由于传统的与天运相符的追求,也来自于实际的政治需要。近代以来钟表大普及的背后就在于不少权势人物在积极推动,因为这会使集体行为更有效率,《红楼梦》中对王熙凤打理宁国府时曾有一段经典描述,其中,王熙凤直言,随她做事都应随身带时辰表。追求发展时间计量的政治取向一直是使我国时间计量蓬勃发展的强力动因,例如我国古代曾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水运浑象,可自动计时、报时,堪称近代机械钟的祖先,这些大型时间仪器的制造成本不小,社会之所以会如此投入,显然背后有我国传统政治观念的推动。此外,与此相关的天学、宗教观念也是推进时间计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军事、航海的实际需要也不能忽视。

如果说,中国古代时间计量相对西方的进步一面是均匀的时制及其背后的技术依托——高精度大型漏刻,其优势的产生主要在于管理、维护层面,那么中国传统的落后之处可能主要导因于缺乏科学的空间观念。据说中国传统中提到时空时以“时”为先,而西方则惯将空间置于时间之前,可以认为在西方文化中,空间观念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以日晷为例,其本质是借助太阳的空间运行轨迹对一日以内的时间进行分割,传统中国人因几何学发展不完善,曾长期在地平面均分太阳轨迹来描述均等的时间段,所得自然偏差不小,而符合科学特征的赤道式日晷直到宋代才得以发明。又如精准的时间计量必然要面对两个时差——均时差和“里差”。二者在西方古典时代都已被希腊天文学家认识到,后者指不同经度地方之间的时刻存在时间差,是现代设置时区制的原因,古代中国因为无地球观念,故而对此长期未能认识,直到元代才发现地方时的不同。均时差则是指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之间的差,一年中最多差约半小时,其原因在于太阳视运动实际轨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复合,故而真太阳的轨迹并非匀速,用其描述每日的时间会出现偏差。因为缺乏明晰的物理图景,这一问题在明末传教士东来之前,也基本未被我国古人所认识,只有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真太阳日会有迟速不均的现象,可惜其描述与实际现象并不相符。

是的,虽然生活在同一颗行星上,但中国人与西方人所理解的宇宙结构并不相同,我们的漏刻技术遥遥领先,然而当以日月群星为钟时,偏差的裂痕逐渐呈现出来,很遗憾,世界并不是中国人想象的这个样子,错的是我们,还是这个世界呢?

三、中国传统时间观念的特色

在许多西方幻想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呈现出一种异质化的描绘,比如,认为中国的时间观念缺少物理测度思想,不追求时间的准确性,时间紧迫感不强,故而能对时间流逝泰然处之等等观点——想想看某些动画或游戏里的“熊猫人”种族。然而,尽管世界观有所不同,出于社会和生活的需要,对于时间的精确计量和控制的意识在中国是很普遍的。实际上中国古代有大量的惜时诗流传,甚而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有“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之句,显然,这绝非泰然的态度。而“时间就是金钱”的古代版——“寸金寸阴”之说至迟自商贸开始发达的元代就已有流传,亦远早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关于时间的一些经典议题,如时间的定义、时间的流逝性特征、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时空是否可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和统一性等,中国古人也大多有所讨论,相关记载大多在先秦诸子和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即可找到,内容可谓丰富。对于时间的同质性,古人也有讨论,《管子》中就有这样的问答:“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这是认为同时性具有绝对性的观点。

不过这在中国古代并非没有不同意见,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颇多对同时性相对性的描述,堪称古代中国最具玄幻色彩的时间理解。如《隋书·经籍志》中载有一篇《洞仙传》提到东阳人王质入山伐木,遇见几个童子围棋歌笑,就将斧子放在一旁观棋,童子给他一个枣核般物件令他含住,一会儿,童子说你来得已久,可以回去了,于是王质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已经烂尽,回家后数百年已去,早已物是人非。这便是有名的烂柯山故事,可以说,此类传说已有些接近时间旅行的意味了。不过若细加追究,这类故事表现的只是不同空间中的时间流逝有快慢之别,就是所谓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并没有时光的倒流或者随意的时空穿梭。

其实,传统国人之所以没有时间旅行的创意是与他们的时间观念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中,最为紧要的便是对天时的尊重,人的行为只有顺从天意、时势才会得到好的结果。但天时是变幻莫测的,故而人们会用占卜的行为去试图把握它。且天时还涉及经常与时并用的另一个概念——“序”,序也有季节之意,但同时又有隔墙的意思,抽象开来则表示次序。次序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间流逝的本质。而每一个时间段都处在这种次序之中,故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其特定的吉凶含义,生辰八字的传统就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网格化理解。古人也因此特别重视很多重要行为的时间,比如据美国女画师卡尔的回忆,她给慈禧作画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需事先问卜过。这种时间观念与近代以来流行的同质化的时间理解截然不同。对同质化的时间来说,时间旅行的想法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在传统中国时间观念中,时间就像一张铺开的“天网”,每一个网格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在其中自由穿梭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网格是对次序的一种表现,对时序的颠覆在传统观念中也绝非让人赞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