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冒险者,或,时间旅行必须有终点吗?(第2/2页)

最近与时间相关的富有新意的科幻作品中,我列举了两个科幻电影的例子,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偶然:另一点值得指出的趋势是,当代科幻文学作品似乎越来越多地关注于太空旅行,偶尔才有一些用先进技术重塑维多利亚时代的蒸汽朋克故事紧贴在地面上。而科幻电影则展现出了对于时间旅行不断增加的兴趣,有时还充满想象,令人惊叹。当然,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简单的经济学:与空间旅行电影不同,仅仅依靠廉价、现实的布景与道具便能在时间旅行类电影中营造出异域的氛围;因此,前文所提到的两个电影——《时间规划局》和《环形使者》——制作成本相对较小,分别为四千万与三千万美元,而太空冒险类电影《星际穿越》(2014)则花费了一亿六千五百万美元。另外,行业内似乎也存在这样一个共识,在这个观众和评论家一直抱怨情节公式化、套路化的时代,时间旅行的故事则可以用一种另辟蹊径与出乎预料的方式展开。

从2001年我就是科幻网站轨迹在线(Locus Online)的常驻电影评论员,因此可以大致量化出时间旅行类电影的流行程度。在我评论过的111部科幻电影和一部科幻电视剧中,大概有15%涉及到时间或者时间旅行。一些近期的时间旅行类电影十分传统,例如青少年喜剧《热浴盆时光机》(2010)及其续集《时光尽头的恋人》(2015)与《神奇女侠》(2017)两部大相径庭的电影都描绘了因长生不老而见证了遥远未来的女人;三部《终结者》系列的续作,刻画了从未来降临,对人类充满威胁的机器人;《人工智能》(2001)和《太空旅客》(2016)则涉及因意外或主动冬眠而在未来醒来的角色;而《星际迷航》(2009)中,反派回到过去,摧毁了瓦肯星,并制造出了乌乎拉上尉口中的“平行宇宙”。另外一些电影则对经典或其他极有新意的科幻小说做出了改编,这其中包括第二版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2002);基于菲利普·K.迪克小说的《少数派报告》(2002),讲述了一个能够预知未来犯罪,从而在案件发生之前便能将凶手逮捕的心理学家的故事;《魔力玩具盒》(2007),改编自亨利·库特纳和C.L.莫尔的《好难四儿啊,那些鹁鶸鸲子》[8],关于一盒未来玩具被传送到现在的故事;《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一则逆转时间的寓言;根据罗伯特·索耶的小说,一个让人们可以看到未来的科学实验,衍生出了电视剧《未来闪影》(2009——2010);《时间旅行者的妻子》(2009),改编自奥黛丽·尼芬格的小说,其中的主角不停随机穿越于他的未来和过去;《前目的地》(2015),十分忠诚地改编了海因莱因的《你们这些回魂尸》,讲述了一个时间旅行者成为他自己的父亲及母亲的故事;《降临》(2016)则基于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获得外星人能力,从而可以感知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的女人。

一些影片致力于将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小说介绍给更广大的观众群,而另一些电影会展现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创剧本,比如《星际穿越》。影片中详细描述了造访一个贴近黑洞因而时间因相对论理论变得极为缓慢的世界,除此之外,影片中的角色最终发现他们被一个来自未来的人类时间旅行者操纵着,他的介入保证了他们的祖先挺过了一场令人绝望的危机。《生死调频》(2000)则饶有趣味地探讨了一个悖论,主人公通过无线电,神奇般地与多年前死去的父亲成功对话。尽管在科幻领域“时间循环”的概念通常被形容为意外而令人不愉快的牢笼,但《明日边缘》(2014)则出色地描绘了一个利用“时间循环”武装自己的外星种族:如果外星种族对其他星球的进攻以失败告终,他们便会分析自己的失误,利用时间旅行重回战争的开始,并利用之前进攻的经验赢得下次战斗的胜利。即将上映的电影,比如马德琳·英格小说《时间褶皱》[9]的改编电影,以及正在制作的《被遗忘的时光》(涉及一场前往遥远过去的旅行),和即将重启尚未定名的终结者系列,都表明了好莱坞迷恋时间旅行的热度不减。

总体来看,虽然我这个说法比较另类,但时间旅行类故事的新出路也许在于科幻电影而不在于科幻文学,虽然前者传统上常被批为无脑与跟风,而后者则被褒扬为创意十足而令人兴奋。考虑到科幻小说书籍出版市场受到的越来越多的限制约束,真正新奇的创意很有可能出自有眼光的电影制作人,比如安德鲁·尼科尔,而不是陷于困境的小说家们。但是当然了,在没能得到一台真正时光机的情况下,谁也没有办法对时间旅行小说的未来做出确凿的预测。

加里·韦斯特福尔

Gary Westfahl

1951年出生,美国科幻研究者,作家、评论家。曾为《洛杉矶时报》《科幻互联网评论》和《轨迹在线》杂志撰写评论。大学教授,作品曾被雨果奖和轨迹奖提名。

[1]David Brin, Running Out of Speculative Niches: A Crisis for Hard Science Fiction?, 1986

[2]Greg Egan, Dichronauts, 2017

[3]CTC——Closed Timeline Curve. 该设想最初来自数学家哥德尔。

[4]Ted Chiang, The Merchant and the Alchemist’s Gate, 2007

[5]Kate Wilhelm, Forever Yours Anna, 1987

[6]Arthur C. Clarke, Into the Past, 1939

[7]Arthur C. Clarke与Baxter合著,Time Gentlemen Please, 2007

[8]Henry Kuttner和C. L. Moore, Mimsy Were the Borogoves, 1943

[9]Madelaine L’Engle, A Wrinkle in Time,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