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旁人(指指点点:快来看……

七月, 全国各地小初高放假,华夏开始了旅游旺季。

在秦臻的怂恿之下,秦池给自己买了去欢乐谷的票。

成人票, 两张。七月六日当天的票。

她的打算是, 让【顾如渠】带着她一块去游玩,毕竟, 大学教授在假期中除了学院可能安排到的事务之外,事情确实不算多。

【苏一杳】在拍戏, 没法回京市。

【牧云】那天有个会议要开, 也没法去。

选好合适的躯壳后,秦池在七月初,就宅在家里, 等待教务处出期末成绩的同时,期待起几日后的欢乐谷之旅。

==

七月四日。周二。

《双珏》剧组片场, 今天刘导刘思源大发慈悲, 给剧组放了半天假。

放下午假前,还掏钱给剧组买了一批绿豆冰沙, 盛夏酷暑, 正需要凉爽可口的冰沙缓解燥热。

阿康从京市坐高铁到辉市影视基地, 刚好撞上剧组分发绿豆冰沙,他觍着脸上去蹭了一碗,回来就看到苏一杳正端坐在摄像机面前,身边坐着刘导。师徒两人动作一致,抱着一碗凉飕飕的绿豆冰沙开吃。

苏一杳吃冰沙时, 眉眼低垂,脸上的妆还没卸。身着白裳、发顶玉簪,双睫秾丽, 美人端坐,气质动人。

他不由喟叹一声,心道,他们杳杳真是艳绝群芳,美得让人心颤。

苏一杳这人,刚出道的时候清纯美丽,谁都要为《轻语》中她那张俏生生脸蛋心醉。

她这个成名作一出,火爆全国,当年青春电影应时而起,不知道多少投资商在圈内寻找类似的青春电影剧本,硬生生将当年晋江/·青春言情文学的IP值炒得高了一截。在那之后,阿康的联络号码里更是多了数位富豪,试图花钱包养苏一杳。

当然,苏一杳从没答应过,她的心性算是圈内知名的坚韧,从不为浮华所惑,而是靠着自己走到如今,拥有现在的地位身价。

再看如今,苏一杳出道有十年了,她的长相、气质从原来的清纯可人,到现在的成熟风情——网上盛传,女人黄金年龄,很多人说十八/九时最为生涩俏丽,但要阿康说,女人的黄金年龄实际上压根不如互联网上说的那么局限、那么死板。

每个女人的黄金年龄都因阅历不同而有所区别。

就阿康所见,苏一杳的黄金年龄正是从她二十五岁开始,在这之后,事业逐渐登高,在圈内的身价也超脱同类女星。

他咬了一口冰沙尖尖,冲苏一杳笑道:“杳杳,你下午什么安排?”

大美人抬起脸望了他一眼,剧组化妆师给化的妆容无比精致,经得起镜头,底妆细腻,眼妆明艳,她勾了勾嘴角,懒洋洋地塞了一勺子冰沙进嘴,含糊说:“下午回酒店睡大觉,休息!”

旁边刘导乐了:“行,你还是和以前一样,一休息就睡大觉。”

苏一杳振振有词,“人类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中度过,我不过是把最近缺的觉补回来罢了。”

刘导:“一杳,你这意思是内涵我没给你足够的休息时间?”

阿康听着这对师徒俩话语中的“唇枪舌剑”,一时间都有点恍惚,再一看苏一杳,那表情里带着疏懒,完全没有把这听起来像是吵架的交流放在心上。

搁外人来听,这两人说话时,还真有点呛人。

也不难怪,刘导刘思源本身是北方人,说话时语气高昂,要是认真起来,那腔调就像是在吵架。

苏一杳本人,字正腔圆普通话说得很好,但她本籍是沿海某个小渔村,十多岁时,刘思源慧眼识珠,碰巧遇见这个好苗子,之后便是领着娱乐圈开始演戏。此前在小渔村里,她就是个拉扯着嗓子对着大海呼和的俏丽小渔女。

阿康想到这,禁不住摇头叹气,他找了一条凳子,挤到苏一杳身边,嘟嘟囔囔:“你可没有好觉睡喽,下午公司有事,不然我怎么会从京市过来找你。”

苏一杳把最后一口绿豆冰沙用勺子垒得好高,然后啊呜一口吞下去,她左颊鼓起,颇有十多岁小女孩的可爱:“嗯?”

刘导乐呵呵地把冰沙一次性小碗丢在一边垃圾桶里,挑着眉,听苏一杳和她经纪人说话。

他们俩说话也没有避着别人的意思。

阿康:“你家乡最近评为全国知名旅游地之一,政府想着让你代言个公益广告。时间是这周五,你可能得安排个时间飞F省。”

苏一杳是渔村出身,她的生活经历和其他艺人有很大不同。

刘思源当年亲手把她从渔村领出,带她进圈,也算了解身边这孩子的成长——父母早年过世,靠着叔伯婶子长大。乡里人们纯朴,再加上地方政策不错,她当年在小渔村里的生活也算有滋有味:上下学后便随着叔伯婶子们去海边,编制渔网、串生蚝壳、养殖生蚝。

她早年有黑粉,在公开平台里恶意说她是乡下出身、就纯粹是个“小渔民”。

苏一杳也不生气,在微博账号还由她一人使用时,诚恳转发了这黑粉的言论,并赞同道:确实,我自认在演戏前,就是个打渔的。

刘思源伸长手,又从旁边的小冰柜里掏了一碗绿豆冰沙。

拿着勺子,边听苏一杳、阿康聊天,边吃。

“我叔伯没和我说啊——”苏一杳把冰沙碗搁在阿康膝盖上,掏手机,看了下手机消息,没见到她叔伯们的消息。

一时间,很是纳闷。

阿康:“你也知道你家乡叔伯婶子们都不愿意让你多操心,这件事他们估计也不知道呢。”

苏一杳刚入圈,拍了《轻语》后,就将这部片的片酬大部分都拿去建设家乡,这事儿也是悄悄做的。数年后才有粉丝扒出来,原来苏一杳的家乡小学、公路建设都有她本人的资助。

小小渔村里的村民其实都不算穷,要不然也不会有叔伯婶子愿意照顾双亲早逝的苏一杳——在穷人家里,多张嘴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渔村里的村民们都有大船,即便政策要求有禁渔期、休渔期,但他们只要在开渔期勤出海,就能赚够整个年的开支。

苏一杳入娱乐圈,赚了普通人想不到的钱后,帮着渔村里的公路建设,也给村民们每年的捕鱼带来好处:道路通畅,海产品出得去,价格也就高了。

阿康刚负责苏一杳,做她经纪人时,听到她的家世背景,还愣了愣,心里头担忧起:不知道她的家乡远亲会不会盯准这个在娱乐圈能赚钱的小辈,把她当摇钱树看待。

不过,他显然想多了。

苏一杳的乡亲们都很好,她出道至今,但凡有记者私底下去渔村采访,试图爆点什么苏一杳的黑料,那群乡亲们就登时变脸赶人。

她固然没有什么直系亲属,可远在沿海渔村的乡亲们也都是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