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争分夺秒(第2/2页)

后一半的旅程,韩伟昌完全是在迷迷瞪瞪的状态中度过的。火车开到临河站,他都没反应过来,多亏唐子风把他生生拽下了车,他才没跟着火车跑到大西南去。

两人匆匆忙忙地回到厂里,唐子风叫韩伟昌马上去向秦仲年汇报修改打包机设计的事情,自己则来到了周衡的办公室,向他报告这项新的业务。

“你觉得我们能拿下100台的业务?”周衡听到唐子风的报告,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唐子风说:“关于这个情况,我向毛亚光了解过。他说这些年国内废钢市场的发展非常快,对打包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咱们传统上生产金属打包机的浦机、洛机,产品设计存在滞后现象,尤其是PLC的应用跟不上,用户意见很大。

此外,韩伟昌在金废现场提出的薄型打包机的设计,得到了毛亚光的高度好评。毛亚光认为,这种薄型打包机的概念,对于轻薄型废钢较多的回收企业,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我考虑,现在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是东南沿海的明溪、井南等省,那里每天都能产生出大量的机加工废钢,都是需要打包成压块才能回收利用的。我向毛亚光询问过,他也表示明溪等地的废钢回收企业比霞海要多得多。霞海这边,我让毛亚光帮忙推销20台,他表示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霞海能够卖出20台,明溪、井南等几省卖出100台是毫无困难的。”

“如果真的能够卖出100台,哪怕一台有10万毛利,咱们也能拿到1000万的毛利,全厂职工大半年的工资都有保障了,这可是了不起的一个突破。”周衡兴奋地说。

唐子风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匆忙赶回来。现在我需要你给老秦施加压力,让他无论如何要在15天之内拿出设计。还有,生产方面也要准备好,100台设备的生产,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呢。”

周衡说:“打包机这个东西我知道,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方面没什么问题。100台设备也不是一下子就要交货的,最起码也得生产半年以上吧?”

唐子风大摇其头:“非也非也。如果我们能够签下订单,最迟一个月内就得交货。顺利的话,这100台设备必须在3个月之内全部完成,否则就来不及了。”

“3个月?”周衡一愣,“你这么着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