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实践出真知(第2/2页)

“可刚才你也看到了,老侯他们提出来的工艺思路,比工艺科的工程师还巧妙,这就叫实践出真知。就说这个一炉铁水能够浇几个铸件的事情,纸上的计算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别人一炉只能浇三个铸件,换成老侯,就能浇四个,这效率不就提高了吗?”

“受教了。”唐子风向管之明拱了拱手。这个人的人品如何暂不去说,能耐是没说的。能够在生产副厂长这个位置上干这么多年的人,没几个是庸才。

来到车工车间,管之明依然是那一套工作方法。他找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工人,拿着工艺科编制的工艺文件,逐条地进行讨论,确定工艺优化的思路。技术处已经另派了两名工艺工程师过来,他们显然也是熟悉管之明的工作风格的,此时也参与其中,与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

加工一个零件是有很多种工艺方案的,比如是先车内孔还是先车外圆、车削时刀头的角度和速度如何选择、工件使用什么样的夹具,每一种组合都能够形成一个工艺方案。工艺方案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到零件的加工要求,还要考虑车间里有哪些设备、工人的技术水平如何、成本要求等等,相当于解一道有几十个约束条件的规划问题。

管之明和工人们都不具备解这种复杂方程式的能力,事实上,他们也根本就不懂得啥叫线性规划。

但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凭着本能就能够判断出哪种工艺选择是最优的,哪个环节能够节省下多少时间。通过合理地分配任务,根据每一名工人的技术水平量身定制工艺方案,管之明几乎是在一分钟一分钟地节省着加工时间,以求让车间能够在指定的工期内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生产管理,果然是一门大学问啊。唐子风蹲在一旁,看着管之明在那里挥斥方遒,心里很是感慨。这种在常年的生产实践中摔打出来的企业管理人才,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