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市里是什么态度(第2/2页)

在电话那头,康栋听着听筒里传出来的盲音,脸上露出一个厌恶的表情:

尼玛,你都要完蛋了,还给老子摆谱!

高锦盛自然不会去琢磨康栋对他有什么意见,他思索了几秒钟,重新拿起电话,打给了华云生。

“云生,企业家协会那边搞那个大签名,这件事是市里安排的吗?”高锦盛问。

华云生的声音里透着几分疲惫,他说道:“这件事不是市里安排的,是企业家协会那边的一些理事单位自己发起的。不过,开始正式签名之前,他们倒是向市里做了一个报备。”

“市里是什么态度?”

“莫市长说,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市里不反对。”

华云生说的莫市长,是芮岗分管经济的副市长,名叫莫守勤。高锦盛和莫守勤是经常打交道的,说不上有什么良好的私交,也就是互相熟悉而已。高锦盛知道,莫守勤对于他在芮岗做的很多事情都不赞成,但碍于锦盛集团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又不便对他发难,所以就只能是敬而远之,以求相安无事。

这一次,企业家协会发起大签名,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莫守勤岂能不知道?在明知一项活动是针对锦盛集团的情况下,莫守勤说不反对,其实就是在暗中支持了,这一点高锦盛是懂的。

“云生,市里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因为报纸上那几篇文章,就跟我过不去?”高锦盛问道。

华云生说:“锦盛,我跟你说过的,这绝对不是几篇文章的事情,而是有国家意志在后面推动。这几天的报纸上,一直地讨论发展民营经济的得失,还有搞文化的学者在分析井南的商业文化,说咱们这里一向有和国家离心离德的倾向,还举了明朝和清朝的例子。你想想看,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牵强附会吗!”高锦盛急了,这都哪跟哪的事情啊,明清的事,怎么就扯到现在来了。与国家离心离德,这得是多大的一个罪名,真搁在明清时候,够什么锦衣卫、血滴子之类的跑来杀个人头滚滚了。

华云生说:“这是不是牵强附会,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你想想看,有了这样的传言,省里的领导会怎么看?省里领导有想法了,市领导又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