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长效机制(第2/2页)

“这些年,学校越来越讲究学术化了,各学校的文科专业都取消了生产实践类的课程。学工业经济的分不清车床铣床,学农业经济的不知道水田旱田,都是常态。”

“分不清车床铣床,不知道水田旱田,还怎么指挥生产?”许昭坚说,“小唐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要从人才培养的基础就开始抓起。中小学应当开设劳动课,接触生产实践。大学要开设生产实践课,就算是学经济的、学新闻的,也要了解一下电是怎么发出来的,螺丝是怎么加工出来的,最起码,不至于闹出像七角螺母这样的笑话来。”

“对于现有的领导干部,也要补这方面的课。”周衡附和说,“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制订一个政策,各级政府官员,都要抽出时间到工厂、农村去看看。这种看,不是像过去那样走马观花的视察工作,而是要下到车间、地头,实际了解一下工农业生产过程是什么样子,顺便也增强一下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我们临机集团可以提供这种业务。”唐子风举手道,“我们可以开辟一个工业旅游项目,接触各级领导去进行工业一日游,如果一日不够,变成三日、五日也行。让这些领导亲自下车间,亲手做个锤子啥的,基本上就能知道工业是怎么回事了。”

许昭坚笑道:“我怎么觉得,这件事越说越大了?最初不是谈国产化的事情吗?现在这样一闹,教委、工信部、组织部、人事部、发改委,各个部门都得动起来了。

“不过,我觉得这也是必要的。现在不是有一种说法吗,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很多工业品的产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像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工业国,各级领导缺乏工业知识,是完全不合理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工业知识教育,也应当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断不可再闹出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来。

“关于这件事,小周,小唐,你们辛苦一下,形成一个文字报告,我给你们递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