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这就是本质的区别(第2/2页)

想象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很骨感。包括特威格等一干外资企业入驻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暴露出来了。园区管理上的事情,比如工作人员办事拖沓以及向园区企业索要好处等等,都还在阮德能够理解与控制的范围之内,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瓶颈,则是阮德完全陌生并且感到束手无策的。

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各家企业抱怨在当地招收不到合格的工人。侯板工业园在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高端工业制造园区,拒绝接收没有技术含量的纯劳动密集型企业。可是,高端制造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而这种工人在越南恰恰是极其缺乏的。

中国工业化的过程比越南更早,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大批乡镇企业,培养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熟练工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能够很快地招收到足够多的熟练技工,稍加培训即可适应生产要求。

越南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要培养出足够多的熟练技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而阮德却没有这样的耐心。

如今,园区里的许多企业,都不得不花高薪从中国招聘熟练工人来充实核心岗位,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对于阮德来说,则是一种羞辱。由于中国工人的薪酬标准比越南本地工人高出若干倍,越南本地工人也极为不满,这种民意上的压力也是阮德不得不承担的。

工人的问题,还有解决的余地。生产配套的问题,却是几乎无解的。在被引进的企业开始生产之前,阮德以为一家企业是能够独立生产出产品的。及至这些企业完成设备安装,开始进行生产,阮德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产业体系”这个概念,一家企业要生产出一件产品,需要数十家、数百家企业提供配套,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生产都无法进行。

而这,才是中国最强大的竞争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