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案情(第2/2页)

于是,基本能断定,李小暖的死亡时间是19点30分-21点30分之间。

然后是榉木碎屑。

国内的榉木很少,多是国外进口,一般用作家具比较多。美院宿舍当然不会用这样的木材,软装的商铺已经完成装修,地上扫得干干净净,也没有木屑。

木屑在凶手那里沾上的概率非常大。

但榉木也没那么罕见,装修的,做家具行业的,运输的,指不定哪里就落下了。

季理明找出地图,一个圈画在美术学院,在城南,一个圈在商铺,在城西,标注出两个地方的公交和地铁。

最后,一个大圈画在焚尸的垃圾场,也在城西。

他开车去美术学院,在附近兜了几个圈子。美院的位置很偏,附近有公园,风景好,适合写生,也同样适合抛尸。

因此,他得出结论,凶手是在城西盯上李小暖的,而不是在美院。

回到城西。

他一条条街开过去,拿了本子,记录下所有在装修的店铺。回头任务发到每个社区派出所,上门询问是否有用过榉木的木材。

又叫人去运输公司查单子,看是否有谁接过运送木材的活计。

大量警力投入下去,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有嫌疑的人全部捞上水面。

警方锁定了一名嫌疑人。

武红林,男,三十五岁,货车司机,1月初,他接过一笔运送木材的单子,15日左右回到和平市。

他和老婆在城西,租了个三四十平的小房子,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平时,武红林开火车跑长途,他老婆就开电动三轮车拉客。07年那会儿,运营市场还很不规范,类似的黑车很多,大街上随处可见。

警察找上门的时候,他老婆还以为是严查黑车,一面赔着笑脸说自己有牌照,一面递上一条烟,希望他们能高抬贵手。

“警察同志,我们只是赚个糊口钱。”三十多岁的女人绞着手,诚惶诚恐,生怕他们把自己的三轮车拉走。

这可是她花了七八百块钱买的,才开了不到两年,新着呢。

但警察根本没理会她,问她:“你男人去哪儿了?”

“他出去挣钱了。”女人越想越不安,试探地问,“警察同志,是不是他撞到人了?我们赔钱,肯定赔。”

负责的警察说:“你先坐下,有话问你。”

女人惶恐不安地问:“啥事儿啊?”

“1月17日晚上,你老公在哪里?”

“17号……他在外面拉客人。”

“可运输公司说,他15号就回来了。”

“对对,那是跑长途,不一样,平时没活的时候,他就让我休息,开我的三轮去拉客人。”

“17号他一整晚都在外面吗?”

“是的。”

“你和他在一起吗?”

“没,那几天我记得冷得很,我身体不好,他叫我在家歇着。”说到这里,女人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警察问两句就离开了。

接着,民警在街上找到了拉客的武红林,将他带回警局调查。

武红林承认17号晚上,他在外面没有回家,但不承认自己拉了李小暖,更否认杀害了她。

但情况对他很不利。

李小暖画画的店铺附近,有家中档的烟酒店,老板怕被贼惦记,专门在门口装了个监控。

摄像头拍到17点左右,武红林开的三轮电动车从门口经过。

警方问他,17日19点-21点,他在什么地方。

武红林说,市中心交警管得严,他一般就在城西的工厂附近晃悠,那天应该也是这样。

“你老实交代,那天有没有拉过一个年轻姑娘。”

“没,真没有,小姑娘们都不坐这种车。17号……那天好像天不好,我拉过一个去学校接孩子的女的,那会儿天还亮着,肯定不是你们问的那个。”

“天黑以后没生意?”

“有,不过就一单,挺晚的,可能得八、九点钟了。”

这是一个关键时间点,警方问:“记得地方吗?”

“记得,我这两天常在这一带拉客人,那是个女的,长头发,穿西装,好像是个中介。我看她提了一个大手提包,里面都是文件。人很客气,我说15块,她没零钱,给我20都不要我找。”

线索较为明确,且那地方是新开发区,中介也就两三家,挨个问过去,很快找到了那位乘客。

她说:“对,我17号晚上加班,太晚了没公交,叫的一辆黑三轮。司机长什么样?这我哪儿记得啊,好像个子不算高,带点口音。”

警方把武红林的照片给他看,她难以确定,但看到三轮车却认出来了。

“就是这辆车,我确定,绿色的帘子,里面挺干净。”

警方问:“几点钟,你还记得吗?”

“我到家9点20左右,大概是8点50分上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