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信不信我揍你(第3/3页)

“对,怎么了?”

一个男人手扬着一张单子,兴高采烈的大叫,“我要找牛经理,我要找宁经理,我要订货。”

“订货?”村民惊喜万分,“大队长,村支书,快来啊。”

两人闻讯匆匆赶来,大家将他们围在一起,“我是东南公社供销社的,这上面的货我都要。”

“我是xx供销社的,每一样货我要三百份。”

“我是xx纺织厂的,我要五百份。”

各路采购员挥舞着钞票过来,“我也要五百份。”

随着他们下单,一箱箱的货物送出去,钱如雪花般飞进来,村支书和大队长都笑疯了,哈哈哈,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好一个开门红。

大家都欢欣鼓舞,生活有盼头了。

唯有康小敏不高兴,一颗心如被浸在陈年老醋里,酸的不行。

居然成功了,这不科学!

哼,这只是虚假繁华,撑不了多久的。

她敢打赌,一个月都不到这作坊就要倒闭。

公社领导远远看见这一番盛况,有些意外,“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

“宣传单。”宁嫣抽了一张宣传单给他看。

就是报价单,每一样产品都标注了重量,价格,价格很公道。

作坊地址也写的清清楚楚,丰勤这个品牌名更是鲜明。

她还做了设计,做的赏心悦目,让人眼前一亮。

“我提前让人精准的投递。”

这是个新词,领导很感兴趣,“具体说说。”

宁嫣不假思索的解释,“先挑选出潜在客户,像供销社,百货公司,各大国营单位的食堂,再重点圈定,初期的话,供销社是最好的对象,接下来就是将这些宣传单和样本送到供销社领导的手里。”

样本?领导玩味的笑了笑,“你怎么确定,他们会下单?”

宁嫣微微一笑,现在物资太匮乏,你只要搞出来,就不愁卖不掉。

“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当求大于供时,只要我们的货不掉链子,就能销出去。”

“而我们的产品质量远高于市面上的,花样更多,价格也在正常的区间,卖不出去才奇怪呢,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

领导的心情挺复杂的,她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好多新鲜的词,但细细琢磨,却觉得很有道理。

“你还懂商业?”

宁嫣奇怪的反问,“这不是常识吗?”

领导:……他就不知道!

“耕地不能少,粮食不能少。”这是底线。

宁嫣秒懂,“明白。”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领导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其实,这种话跟大队长和村支书交待,更合适。

但他看了半天,已经看到了宁嫣的地位和影响力。

她才是一呼百应的那个人,工人们就服她。

别看大队长和村支书是台面上管事的,但每一项规则都是宁嫣制定的。

是个有趣的人才。

第一天就忙到深夜,大家累的气喘吁吁,但心情是愉快的。

宁嫣盘点销量,算出利润,第一天赚了八百多。

大家都不敢相信,宁春华接过账本重新算了一遍,已经去掉成本和人工,八百多是纯利润。

他的心怦怦狂跳,“老牛,你看。”

村支书整个人都懵了,他一定是看错了。“没算错?”

这反应一模一样,宁春华不禁乐了,将帐本往他面前一推,“你自己算。”

村支书确定没弄错,乐的找不着北。

这数据一出来,大家如打了鸡血般亢奋,满眼憧憬。

啊啊啊,他们成功了。

靠自己的双手赚到了大钱!

他们能带着村民们共同富裕了。

到了此时,谁想毁了作坊,就是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

不光是村干部极力维护作坊,就连普通的职工和他们的家人,都以作坊为荣,珍惜这一份工作,也维护作坊的利益。

宁嫣看在眼里,嘴角微勾,相比于情谊,利益才是永恒的。

当所有人拧成一条绳时,这股力量是巨大的。

宁春华看了过来,“小嫣,你怎么不激动?”

宁嫣特别平静,在激动的人群里格格不入,“才八百而已,等哪天八百万再激动吧。”

众人:……

真敢想!她这是要上天啊,八百万那得多少钱?

村支书爱不释手的摩挲账本,活了一辈子,今天是他最兴奋的。

“有八万一天,我就心满意足,晚上都能笑醒。”

宁嫣笑眯眯的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弟弟们,加油吧。”

弟弟?大家一脸的懵逼,她才是最小的,好吗?

宁春华沉吟半响,“宁嫣,你来当总经理吧。”

他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个位置,框架是宁嫣画的,想法是宁嫣的,创意是她的,销售方案也是她的。

可以说,是她一手打造了这个作坊,她才是作坊的灵魂。

所有人都是听她指挥,照着她的思路走,才走到这一步。

其实,他们都是懵懵懂懂的,摸着石头过河,但有宁嫣的指引,事情顺利的一塌糊涂。

这个作坊谁都可以替代,唯独宁嫣不行。

宁嫣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可可爱爱的说道,“不,我就当个小监理,站的越高,责任就越高,我还是个孩子呢,责任太重会压的我长不大的。”

她的根基不稳,还不是走到台前的好时机。

宁春华:……这破小孩。

忽然听到门卫在外面大喊,“都别乱闯,出去,快出去。”

“村支书,大队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