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水稻和水车灌溉(第4/5页)

只要不是在运河周围挖水沟,其他地方就没有这般严格的要求了,仅仅需要规划的是,这些靠近运河的水沟不影响河堤而已。

莫少珩也露出了笑容,“成了。”

水车灌溉体系。

现在这条水沟,通往的正是他的农田。

他马上就可以种水稻了。

不过,他得先去一趟朝廷,将水车灌溉体系汇报上去。

莫少珩看了看他的农田后,这才离开。

细水长流啊,不错不错,很快就能将他的田灌溉好。

莫少珩去朝廷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也去看莫少珩的水车了。

因为运河的热度,时不时都有百姓来看运河,莫少珩他们安装水车动静那么大,自然有人注意到了。

等他们走进一看,不由得愣住了。

只见河边的大轮·子,慢悠悠地转动着,水花四溅。

“世子这些天就忙着弄这个稀奇玩意?”

“看上去还挺有意思,有些好看。”

“就是不知道干什么用的?”

再走近些。

观看的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水车将水源源不尽地灌溉着周围的土地。

甚至都没有使用任何人力。

特别是正在巡地的贵族,这里周围靠近运河的耕地就是他新买的。

结果一看,他的地根本就不用去河里提水了啊。

在这个水沟里面舀点水,就能将他的耕地灌溉了。

而且,耕地其实离运河有一段距离了,也就是说只需要在这条水沟上开一个小支流,都不用人去水沟里面舀水,就直接将他的地给灌溉了,比人灌溉还要好,毕竟人力不可能每天都来灌溉不是,但这个水沟可以啊。

“……”

愣是将他看懵了。

等等。

有了这个水沟,岂不是离运河的远近,并不影响耕地的方便了?

一拍大腿,“早知道我也买些远一点的耕地了。”

便宜啊。

但无论如何,这条水沟也能帮他灌溉,似乎也并没有吃亏。

此时,金殿上,莫少珩正在侃侃而谈。

“水车灌溉体系,是由水车自动提供的灌溉模式。”

“它将大大解放人力的使用。”

“它能灌溉到以前不能灌溉的土地。”

“比起人力,它能无时无刻地为土地提供水源。”

众人:“……”

哪怕圣人都给听懵了。

自动灌溉?不要人力?

知道每一年,北凉花在灌溉上的人力需要多少吗?

北凉炎热,需要灌溉的次数就越多。

每一次,都是人提着水桶,然后用舀子,一舀一舀的将水浇到作物的根部。

累么?

那种累是无法想象的。

但此时,莫少珩说,解放劳动力,以后不需要这样了,连浇灌不到的土地都能浇灌到了。

莫少珩看着安静的金殿,“诸位如果不信,可以去运河旁边看一看。”

“那里已经架起来了一辆水车,正在无时无刻,不知疲惫地不停地浇灌着周围的耕地。”

众人:“……”

无时无刻,不知疲惫?

他们还真得看看这水车为何如此神奇。

莫少珩心道,水车的确神奇,但看一看其实就明白了。

因为事关重大,圣人亲自带着百官前去。

这都是圣人几次带百官出行了?

等他们到的时候,那里已经围了不知道多少百姓了。

远远地都能听到稀奇之声。

等圣人和百官看到莫少珩口中的水车灌溉体系,“……”

好像真的是在不停息地灌溉啊。

这得为百姓省去多少力气。

称它为农耕的神器也不为过。

莫少珩说道,“请圣人允许,让工部制作水车,在运河的合适位置安装水车,好为周围的耕地浇灌。”

众人,百姓:“……”

鸦雀无声。

他们本以为,有一条运河,已经是北凉最大的喜庆的事情了。

但现在看看水车,就像是和运河最完美的组合一样,天生就是为了耕种而生。

这是国之神器。

天佑北凉。

一片哗然声起。

有了运河和水车,沿途的粮产恐怕要大增了。

丰产指日可待。

丰产?

在北凉说这个词,以前都是一种不可思议。

但现在,或许真的能够实现了。

圣人又看了看,说了一声,“着工部修建水车。”

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但熟悉的人,还是能从圣人的声音中听到一丝激动。

众人都舍不得离开,还在那看不断转动的水车。

赵景澄等来的时候,挤了好久才挤进来。

看了一会儿水车就跑到莫少珩面前,“发了发了,我们府里这次买了好多便宜耕地。”

也有学生一拍大腿,“让府里多买些,偏不听,有了这水车,哪里还有远近和灌溉难的区别,亏了亏了,让他们不听我的话。”

莫少珩也是一笑,“你们怎么来了?”

赵景澄答道,“消息都传到凉京了,传得神乎其神,听到消息的人估计都还分不清真假,估计等会来的人更多。”

可不是,等莫少珩他们一行人回凉京的时候,路上就遇到了络绎不绝的百姓。

也能听到一起返回的百姓的一些讨论。

“天佑我北凉,如今我北凉有了运河,又有了水车,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是那种,肉眼都可以看到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可惜了,要是能多修几条运河,流遍我北凉的每一个角落就好了。”

百官:“……”

以前哪一个朝代修运河,百姓不都是要死要活的。

现在倒好,百姓自己想修运河。

但也的确可惜,光现在这条运河,其实也才完成一半,至少还得修两年呢。

以后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修运河的时候了。

实在感叹。

百姓又在道,“说起来,这运河是燕王负责修的。”

“这水车是莫少珩弄出来的。”

“都是一家人呢。”

“以前我觉得两个男子成亲还颇为怪异。”

“但现在,我觉得也不错啊。”

“看看,简直珠联璧合。”

百官:“……”

你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们以前可没少看笑话。心里也是奇怪,莫少珩和燕王这一对,好像还真让人看得颇为顺眼,原本因为两个男子结合的怪异感,似乎都没有了。

这世间之事还真是难料。

只是可惜……

两个男子生不出娃啊,终归不是正道。

也可惜了燕王,皇子中像燕王这么能干的人,还真少见。

回了金殿。

百官瞩目。

圣人的声音从上位传来,“燕王兴修水利,成效已现。”

“莫少珩贡献水车灌溉之法,利在我北凉。”

“授燕王赵棣监国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