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谓醉翁之意(第4/5页)

卢氏很能理解萧钤此时此刻内心的诧异。

萧宁分明是来劝说萧钤帮忙的,萧钤才说要考虑考虑,萧宁竟连多一句劝说的话都没有,瞬间没了人影。这换作是谁都要怀疑,萧宁当真是来求人办事的?

只有卢氏心里有数,想让萧钤做下决定,还得靠卢氏。

萧宁早已洞察其中的道理,出面亲自先和萧钤打个招呼,不过就是为了让卢氏可以理所当然说服萧钤。

萧钤和卢氏,终究是多年相伴的夫妻,有些心思,未必卢氏没有藏着掖着。萧宁是无所顾忌,早已露出所有的爪子,也不在乎让天下人知道,她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卢氏既然一心为萧宁谋划,萧宁又怎么能不为卢氏多计划?

人心都是肉做的,你为我,我为你,相互扶持,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卢氏心中自是欢喜的,欢喜于她的难处萧宁都懂,亦欢喜于,她的孙女懂得她的付出,也体恤她的难处,为她谋划。

“不走,再求你,你能答应她?”卢氏与萧宁相互间的默契,不必与萧钤细说,面对萧钤的诧异,卢氏仅此言语。

萧钤极其干脆的回答,“自然不能。”

卢氏显得有些无奈,“事到如今,你还看不明白,我们五娘是这世上难得的聪明人。”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萧钤不得不说,萧宁这洞察人心,极擅长察言观色,世上难有人能与之匹敌?

比起赞赏萧宁眼力尽好,萧钤还是将心思放在萧宁方才提及的事情上。

“夫人,你说五娘到底有何打算?她竟然想封王。封王不成,还要改公主之制。”萧钤在萧宁的面前还得端着点,不敢太过情绪外漏。当着卢氏的面,完全无所顾忌。

卢氏早已习惯萧钤的任何反应,颇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扪心自问,你能安定这天下,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论功行赏时,该封王却不能封王,你能咽得下这口气?”

卢氏多年的观察,没有一个男人立下赫赫战功,能够允许旁人夺去他的功劳。

男人们做不到的事,却对女人诸多要求,女人提出抗议反而成了过错。

摇摇头,卢氏极是不满这世道的不公,对于男人和女人截然相反的规定。

这其中的原由,卢氏心中有数,不过是男人不断的遏制女人,为了怕女人逃离他们的掌控罢了。

萧钤被噎个正着,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地道:“她原本就是众矢之的,再这么继续闹下去,天下人群起而攻之,那该如何收场?”

“她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并非因她想封王或是改公主之制而起。作为女郎,她走到现在不容易。

“太多的人想要置她于死地,将她拉下马,过河拆桥。当初他们对大昌既无贡献,又不曾对民有功,如今只凭所谓的规矩,竟想约束五娘,只因他们是男人?

“郎君一向知道,在这些人眼中规矩分文不值,自来只有能者上,庸者下。既然如此,五娘是有能之人,凭什么不能按她的想法?”

规矩道理,大家其实不是不懂,但却对女人苛刻至极。

说来说去,不过都是因为男人心中的私欲。

“这条路,我们帮她,五娘要走下去,我们不帮,她照样会走。”如果萧钤非要讲男人的道理,不顾女人诉求,不肯助萧宁一臂之力,萧宁也不是非要萧钤相助不可。

路,萧宁早已做好了准备,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都会走下去,任何人都休想阻拦。

萧钤一顿,当然想到萧宁的个性,哪里是知难而退的?自来萧宁只有迎难而上的份,从来不会知难而退。

帮萧宁一把,萧宁凡事还会跟他们商量着来,倘若他们不帮,萧宁自行谋划,到时候有任何事,休想能有商有量。

“夫人的意思,我们还是帮五娘一把?”萧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越发觉得,厉害的女人果然都是可怕的。

“我舍不得不帮。五娘走到今日不容易,七郎亦如是。为人父母难得能帮他们一回,能多帮一些就多帮些。”卢氏行事皆有目的,认准了便一往无前,绝不后悔。

萧宁做的事,在卢氏看来,依理根本无可挑剔,偏偏为世上的男人所容不下,每一个人都告诉萧宁,萧宁想要论功行赏是不对的。

萧宁立下的功劳,哪一样不是萧宁不畏生死冲在前线,引领将士浴血奋战而得的?

男人们冲锋陷阵立下的功劳是功劳,萧宁因为是女人,她所立下的功劳便不是吗?

萧钤被卢氏一句舍不得,震惊的不轻。想想身为长辈的他,一直缩在儿孙的身后,受他们的庇护,难得萧宁有请他帮忙的一天,所谓的规矩也是不讲道理的,都是男人为了抑制女人设定的。

萧宁有什么错,她只是要了自己该要的一切,比起那些尸位素餐,文恬武嬉之辈,萧宁不是更有资格讨要这一切?

“夫人都说舍不得不帮,我又哪里舍得。不管五娘想让我帮忙做什么,我都帮。”萧钤终于下定了决心。卢氏握紧萧钤的手,“郎君将来会知道,五娘必不会辜负我们的期盼。”

说到这儿,萧钤感慨万千的道:“我只盼她将来少给我些惊吓。”

卢氏听得忍俊不禁,完全想得到,萧钤是被萧宁吓得何等心神不定,才有此感慨。

“怕是不成。这天下间想对她不利的人,数之不尽。总有许许多多的人,用着那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和借口,不让她参与朝政,分割她的权力。她也是,不得不先发制人。”卢氏并不认为,萧宁所做的一切有何不妥之处。

旁人不给萧宁活路,萧宁若不懂得先发制人,为自己开辟出一条路来,等待她的,便只有一死。

萧钤一塞,说不过卢氏,不说了。

***

萧宁走的利落,那是料定了卢氏一定会帮她说服萧钤。

果不其然,很快萧钤那边传来消息,萧宁想要他帮什么忙,只管直言。

这个忙,只要萧钤本色出演足以,毕竟外面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萧宁要论功行赏,意图封王。

看得出来,很多人只关注于萧宁要求的封王,而忽略了论功行赏四个字。连带着,连荆州已拿下,都少有人问津。

天下皆为萧宁抛出的这一句话,炸了锅。

女子封王,这是亘古未有之事,纵然萧宁身为大昌的公主,立下汗马功劳,也断然不允许出现这等扰乱阴阳之事。

自然,这其中也有支持的人,那些寒门庶士出射的人,最是清楚他们为何能有今日。萧宁是大力推行取才之法,不论门第,只看本事的人。

这些日子以来,大昌朝一直按照昭告天下的取才之规矩行事。用人以才,不论门第,只要立下功劳愿意提拔,这便给了天下寒门庶士开了一扇门,一扇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人中龙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