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改疑罪从无(第3/4页)

“殿下所言不错。前尘往事随着大昌得天下,早该尘埃落定,若不是有乱大昌之举,何必揪着不放。当年曹根既不是陛下的对手,如今不过是传言的曹根后人,何足为患。”简明一脸的认同,甚是以为萧宁这份豁达尤其叫人心喜之。

萧宁颔首,简明所言正是此理。

“在大昌,只要你无愧于心,守大昌的律法,无人能伤及你们。将来,若是谁再揪着此事不放,不让你们安生的过日子。各县中皆有铜匦,只要你们将你们受的委屈写在上面,我会知道,也定会还你一个公道。”萧宁最后更是告诉他们,这天下之大,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不必再四处逃窜。

再一次听到了肯定的回答,叫他们盯着萧宁看了半响。

真真假假,这世上的人,多少是做贼心虚的。一朝得了天下,便想将所有的威胁尽都一网打尽。

曹根原是同萧谌争天下的人,如今败了,他的儿孙是不是将来会与萧氏再争天下,谁也不敢保证。站在许多人的立场,都认为大昌断然不会容他们还活着。

结果出人意料,萧宁亲自来查看于人,这便大大方方的把人放了。

于萧宁看来,她当初赢得了曹根,若是赢不了曹根的儿子,只能说她终是不如于人,亦或是在这天下已然平定的情况下,曹根的儿子比她更能干,更懂得百姓,这才能让百姓愿意跟着他再起叛乱。

这就值得她好好地反省反省了,为何她最后会败给早已败在她手中的人。

问题从来不是出在有多少人不服于她,想拉她下马一事上,而是她为何从前能得人心,如今却再没有得到人心?

“走吧。回去过你们的日子。”萧宁让出一条道,且让他们自行离开。

她这般并无玩笑的样儿,落在众人的眼中,叫他们迟疑,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从牢房中走出。

“来人,送他们回去,与村中的百姓道明,之前都是误会,既然查明一切都是误会,如今就该让他们回家。”简明记得萧宁的吩咐,做事亦是细心的人,更愿意配合萧宁拉拢人心。

两位黑衣玄甲立刻应声,这就准备按简明吩咐的去做。

两男两女走了出来,两位男子都看了萧宁一眼,最终还是另一个不曾作声的人道:“你知道他为何要告发我们吗?”

这个问题,萧宁是想知道,不过不打算让眼前的人回答,毕竟告发的人还在这儿,想知道什么,问他们就是,萧宁有的是耐心。

“我原想问他,若是你们愿意告知,亦可。”萧宁回应之。

这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郑重。

“怀璧其罪的道理我们懂。原本我们是打算就算死也不会告诉任何人,你能放了我们,同那些卑鄙无.耻的人总是不一样的。”两人现在都没有自保的能力,落于朝廷之手,只能是坐以待毙。

他们本以为必死无疑了,不想最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活下来。

逃过了一劫,接下来他们也不想再深受其扰。

有些东西,他们虽然留着,也明白总有留不住的一天。

与其让人为了这些东西总盯着他们,让他们过不上太平的日子,倒不如大方的交出来。

萧宁面对聪明人,总是愿意高看一眼,静等着。

“他们心心念念的,其实是最后丞相命人自荆州募来的粮草。”这句话让人明白了,这两位确实是曹根的儿子,而他们所说的丞相是杨眉。

萧宁为之变了脸。

粮草啊,这可是救命的东西,亦是这天下间无数人趋之若鹜的东西。

到最后,杨眉还能募来粮食?

对,荆州之地,人不少,粮食更是不少,杨眉在最后为了曹根,为了他们共同建立起的朝廷,必是不计一切的,还能有粮食并不奇怪。

萧宁虽然想知道粮食在哪儿,并不急于追问,而是静等着。

没有听到萧宁的追问,叫这兄弟二人再一次望向萧宁,萧宁沉稳地等着,好似等他们完全想好了,决定要说,她再听。

“可惜当日的粮食没来得及运到兖州,京城已被攻破,最后知道粮食所在的人,唯有我们兄弟。只是当初荆州世族交出粮食,他们不知粮食所在,却知有这样一批粮食存在。”

也就是解释了为何他们的行踪会暴露。

不过都是因为他们为利,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因此不计一切,用尽手段想将人找回来,以为把人找到之后,他们便可以得以这一大批粮食。

萧宁冷哼一声,“果然,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东西是他们的,旁人的东西但凡他们想要的,也都是他们的,就没有他们不该要的东西。”

粮食,能从世族里抠出粮食,杨眉也是不容易。但世族们不敢大肆张扬的寻找,其中定有内情。

萧宁并无意追究太多,世族们心眼太多,一个两个的烂事不断,萧宁压根不想跟他们纠缠不休。

“粮食是用来救济百姓的,我们纵然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或许为天下人所不能容,但我们的父亲从一开始跟世族们不一样。在我们父亲的心中,一直都是有百姓的,也愿意为了百姓付出所有。”纵然不曾提起他们的父亲是谁,然而谁都明白,那是曹根。

眼前的萧宁是他们的杀父杀兄仇人不假,但他们争的是天下。

当初曹根就说过,争夺天下,本就是成王败寇。若是将来有一天他死了,他们兄弟没有一个是萧氏的对手,只要他们安安分分的过好他们的日子,保住他们一条命,便算是对得起他们老曹家了。

报仇一事。用不着。

曹根亦是大气之人,明了争天下的后果,总会分出胜负的,将来真到了那一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战场上厮杀半生的人,他最后能死在战场上,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幸事。

作为曹根的儿子,他们得杨眉安排假死,不过就是想逃过所有的追杀,只要太平安乐的过日子。

仇怨于他们而言,他们悲痛父兄之死不假,亦明了,他们报不了仇,不报仇才是父兄心中所愿。

若说没有见到萧宁之前,他们也会想,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打败他们的父兄,夺得了这个天下。

见到了,闻萧宁不问他们是假是真的逆贼之后,这就要放了他们。他们明了,父兄败在这样的人手里,败得丝毫不冤。

两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最后一人道:“我可以告诉你粮食所在,但如你方才所言,终此一生,我们只想安安乐乐的过日子,不会有怨恨,也不会有任何算计大昌之事,我们只想好好地活着,不需要依靠你们。”

所求的,所愿的,只如此简单。

“好!”萧宁答应得分外的爽快,原本就算他们什么都不肯跟萧宁说,确定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谋划乱大昌之事,或是贼心不死,联合他人对付大昌之事,萧宁都愿意放他们回去安生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