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4/4页)

忽然,他在响彻琵琶二重奏的音乐厅,见到了一位熟悉的人。

那人远远站在门边,似乎不愿打扰舞台上演奏者的快乐,又仔细的欣赏这曲传承至今的佳音。

“弗利斯先生。”

钟应笑着走过去,低声问道:“您是特地留下来听他们的演奏吗?”

“不。”

弗利斯格外嘴硬,保持着商人的傲慢,“我只是来看看护工是不是称职。”

楚慕将雌蕊琵琶交给钟应之后,转身就找到了弗利斯。

他撤销了对楚怀的起诉,木兰琵琶归弗利斯所有,并且要求戈德罗返还拍卖所得的金钱。而他作为楚书铭的后代,仗着楚书铭对迈德维茨有救命之恩,向弗利斯提出了要求。

弗利斯心中燃起愤怒,却又在听完楚慕的要求后保持沉默。

他戏谑的告诉钟应,“楚慕帮楚怀要了一位专业的华人护工,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还给戈德罗要了一份工作,要求工资90%用来还债10%用来生活。我还要签下合同,保证这把雄蕊琵琶,永远留在中国。”

这位自诩冷漠的商人,挑起眉梢,难以置信的看向舞台上费劲弹奏琵琶的男人。

“而他自己,只要了一本《纪念》。”

曾经被无数人拒绝的《纪念》,拥有了第一位主动找上门来的读者。

弗利斯以为楚慕贪得无厌、视财如命,此时却表情复杂的询问道:

“你们中国人,都这么奇怪么?”

钟应眨眨眼,他笑着提醒道:“楚老板是奥地利人。”

弗利斯摇了摇头,“他不是。”

擅长分辨不同人种的犹太人,肯定的告诉钟应,“我们犹太人从来不以肤色国籍血统分辨同胞,而是依靠宗教信仰。我眼中的楚怀、楚慕也是这样。”

他视线凝视远处。

舞台上的姐弟俩,怀抱琵琶有说有笑。

他们一边聊着母亲讲述的外婆和外公,一边断断续续弹奏那首得心应手的《木兰辞》。

这样陌生美妙的旋律,只有钟应和他们曾经弹响。

“你看,他们有着不同于奥地利,也不同于欧洲的独特信仰。”

弗利斯眼睛雪亮,声音充满喟叹,“那一定是你们中国人才会有的宗教信仰。”

钟应循着他的视线,安静的眺望楚氏姐弟。

他们不曾去过中国,除了黑色头发、黑色眼睛,仿佛再也找不到与楚书铭、郑婉清相似的地方。

可是,当他们拿起琵琶,当他们弹奏《木兰辞》,就不会有人怀疑他们的出身。

因为他们散发着血浓于水的气息,深深受到遥远东方大地的滋养。

“那不是宗教信仰。”

钟应笑着回答道,“那是我们灵魂里割舍不去的中华。”

居四方之中,承文化之华。

从他们诞生的那一刻起,便随着这琵琶,随着这乐曲,融入了他们血液与躯体。

亘古未绝,永世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