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回国之无问西东(29)(第2/2页)

“所以我提议,由北大牵头,在北京的高校间推广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简称支教,鼓励在校教职工和大学生自愿报名,到全国的农村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支教实习,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制定合适的扫盲教育方式,普及乡村教育。”

“好!说得好!”北大校长苏箐辞率先激动的起座鼓掌,掌声很快扩散到了整间会议室,足足持续了将近两分钟才平息。

吴松孺笑着点点头,也跟着鼓掌。

即便小黎相继在语言研究所、外交部还有大学都获得了工作机会,他却一直没有忘记初心啊。

支教,真亏他想得出。

老头儿眯着眼睛,喜爱的凝视着那个被众人用掌声簇拥着、不卑不亢长身玉立的年轻人,满心的自豪感几乎要溢洒出来。

得徒如此,师亦何求?

如果小黎的计划真能顺利推行实施下去,那么未来的华夏会拥有多么光辉灿烂的未来啊!

晒麦场里,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摇摇晃晃诵背着古诗;少年少女背着书包嬉笑着跑出庄稼地;壮年男女在耕种间隙,拿起课本考察儿女的功课;白发佝偻老人颤颤巍巍走过碧绿的田埂,嘴里嘟囔着他刚学会的时令农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公的桃源。

他们这代人即将要建设成的桃源比陶公的幻想还要美好生动。

吴松孺今年都七十了,在桃源建成之前,他不舍得死。

他打定主意,回头就戒酒,争取活到九十九。

一星期后。

李之麒正坐在第三排强打精神听老爹逼逼叨叨讲德语,下课铃声的响起让他整个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小腿肌肉隆起,准备等老爹走出教室的下一秒就冲出教室直奔食堂。

李温江拿起教案,瞥了一眼蠢蠢欲动的儿子,“李之麒,你去我办公室一趟。”

李之麒:???

他面如死灰,条件反射把他这些日子的行程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没发现自己做了啥出格事啊。

他最近每天忙的都没时间去其他学校找女同学了!

他忐忑的跟着老爹走进办公室,被老爹反常的和蔼慈爱目光激出一身鸡皮疙瘩。

李温江温声细语道:“是这样的,我最近听说,咱们学校联合北大,搞了一个支教计划,要送教职工和大学生支援落后地区的教育。”

啥?

李温江:“你也知道我工作多忙,实在走不开,所以我就替你报了名,到时候别人问起,你记得说你是替父分忧,主动报名。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今有你代父支教,说出去也是一桩佳话啊!”

李之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