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不见了(第2/2页)

方鱼是真的想不通,这么懒的一个家伙,到底是怎么被他生出来的?

她工作不说拼命,但也算尽职,霍谦更不用说了,加班从来不算加班工资,到底是谁基因突变,生了这么一个懒呼呼的小家伙?

方鱼还不知道,懒呼呼的小家伙已经不满足于在小区里转悠,他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天上学出门,都是坐着轿车一呼而过,星宝想要骑着车,慢慢、好好看看周围的样子。

星宝在广场上骑骑停停,见他都乖乖在广场上玩儿,没有钻进小区那些个林荫小道,方鱼也算稍稍放了松。

叮咚,叮咚!

手机响了两声,方鱼拿出手机,却发现是冯妙发来的消息——方鱼,我这里有个患者,他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情况是这样的,患者亲眼目睹妻子离世,产生了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和抑郁症。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他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了强烈的攻击倾向。

攻击倾向的产生,源于患者对自己孩子纠结的心理。

一方面孩子是自己和妻子的爱情结晶,他希望她们能够幸福快乐。

但另一方面,他对小孩又抱有强烈的攻击心理,当他发现小孩变得幸福快乐了,心底高兴地同时会不自觉地产生暴虐和憎恨心理,认为她们为什么能在失去了母亲后,还这么轻松高兴?!

最让患者恐惧的是,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自己站在小孩的床头,双手伸了出去,压在孩子的脖子上……也幸好患者醒悟的及时,才没有酿成惨祸。

之后一段日子,患者十分内疚,对孩子们也很好!但很快,危险的事情再次发生。

患者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危险,已经不适合再贴身照顾小孩了。

但问题是,他是孤儿,没有父母亲人。而妻子同样是孤儿,如果他入院治疗,两个孩子将失去监护人,沦落到无人照看的地步。

我们通过监控发现,每当患者与孩子相处融洽,幸福快乐时,就很容易爆发攻击行为。我的分析是,患者在厌憎孩子得到幸福的同时,也憎恶自己,觉得自己不配生活在温馨和乐的家庭生活中。

而如果患者对孩子冷淡,不深入接触,这种危险行为发生的频率降低许多。而这也佐证了上面一条判断。

对孩子冷淡,患者也处于一种自苦的状态,正是这种自苦的心态缓解了他的心理压力,从而抑制了危险行为的发生。

但问题是患者同时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种情绪上的压抑,让他的抑郁状况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患者的自残行为时有发生。

方鱼皱起眉,抬起头看了一眼广场,确定星宝还在,才给冯妙回信息:有没有可能是创伤造成的人格分裂?

冯妙:并没有。经过反复测定,我们发现患者并没有人格障碍,他清楚记得自己每次的危险行为。这也导致了患者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而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继续下去,要不是为了自救,分裂次人格帮助主人格承受压力或者暴力;就是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

方鱼皱起眉头:学姐,能问下,患者妻子是怎么过逝的吗?

冯妙很快回了消息:车祸,据说现场十分惨烈。

方鱼:还没有其他原因?按理说妻子车祸去世,他不该对孩子迁怒才对。学姐,这个点你估计还需要在琢磨琢磨,这里头没准就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冯妙:OK,我知道了。

方鱼关掉手机,一抬起头,却发现星宝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