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公审之日(第2/2页)

……

“那弹劾秦国公谋反的朝臣,声称截下了秦国公与北燕往来的密信,其战略布置、行兵手法在那封奏本中一一具述,也恰好和当时监军所知的啸云军布防图一一吻合。”

“朝廷因而震怒,这才是秦公不得不扔下前线,回京解释叛国之事的主因。”

“秦公到了炀陵之后,起初坚称叛国乃无稽之谈,而数日后,那封要命的‘密信’抵达炀陵后,他却突然连同那份密信一起自焚于行馆之中……朕一直在想,那封密信,一定让秦啸很绝望。”

宫中,藏珠殿内,封琰一边说,一边抬头望着头顶上的镶金琉璃彩灯。

这样的彩灯,价值千金,折成银钱与粮食,足以养活一个千户小半年……而这藏珠殿里,有上百盏。

俱都是前朝留下来的骨骸。

相形之下,大魏如今的首辅,还穿着洗得发白的官袍,缝缝补补的官靴,满心只有圣人救世大愿,毫无半分人欲。

这样的圣人,没有人质疑他,也没有人敢质疑他。

但封琰今天就敢,且是摊开了来说。

乐修篁半阖着眼,道:“陛下质疑那个朝臣是刻意谋害秦公?”

“国之将亡,妖魔鬼怪频出,这不罕见。但这件事最奇怪的是——”封琰看向乐修篁,道,“那个弹劾秦啸成功的朝臣,也算是及时解决了叛国贼的英雄……最后却没有站出来领赏,为什么?”

这可是政斗,大魏的朝臣玩起党争政斗从来是你死我活,一个秦国公倒下,那个参倒他的人没道理至今都没出来接收其留下政斗资源。

要知道当年是乱世,不出来当出头鸟情有可原,现在都中兴了,还不出来……那弹劾秦国公图什么?

乐修篁缓缓道:“或许,那个人是北燕的细作,完成任务之后便回北燕了,又因北燕收了啸云军,不好明着得到重用,因而被北燕藏了起来。”

或者,卸磨杀驴。

这是朱明常干的事。

“此言合理,其实所有的事只要推给北燕,都很合理。”封琰道,“所以朕日前做了一个试探——放出消息要查秦国公叛国案,笃定了这案子有冤情,然后有意思的就来了。”

乐修篁淡然的神情终于有了一丝裂痕,他望向封琰,对方也看着他,说道:

“我的探子放出消息要查几个涉案的人,分别是年轻的独眼守备军武将、年约四五十写得一手好楷书的文臣、和秦公素有矛盾的胖监军……北燕真的就轻易让我的探子查到了这个人。那是一个北燕的制置使,当年大军入境时路过潞洲时所俘虏的一个知州,刚好就前几天病死了。”

“但是,这三个所谓涉案的,都是我让人胡诌出来的人,根本就没有,可偏偏就让我查到了。”

“不难猜出,北燕之所以罗织出来我们要查的这个弹劾过秦国公的朝臣,是为了给这个人做遮掩。而这个人,他还在大魏朝廷内,且……位高权重。”

……

“娘娘,您可要快一些,倘若被文渊阁值夜的官员发现了,娘娘没事,老奴可完了。”

文渊阁顶楼收藏着三代以内奏折的经库,夏洛荻挽起袖子,露出两条胳膊,掀开成堆的箱子,在里面埋头翻找着。

“泰合十二年水涝……不是。”

“泰合十三年刑名……也不是。”

“十三年各地密奏副本……”

文渊阁经库是禁地,收录着前朝所有重要的折子原本及副本,因多少涉及前朝阴私,连皇帝进入也要在阁臣的陪同下才能查,等到一会儿有阁臣到文渊阁来值夜了,夏洛荻就必须要离开了。

高太监一边望风,一边道:“娘娘,老奴可是卸了门板让您进来找东西的,可就算陛下同意,也不能放任您待太久,万一被阁臣看见了,参您个干政,可是当真要受罚的!”

“比起之前我近来已经老实多了,也没见他们少说两句。”夏洛荻抬起花猫儿似的脸,道,“老高,我不连累你,若被发现了,只当门板是我拆的,你且先出去吧。”

高太监道:“老奴这一把年纪倒不是怕事,但这折子足有十几万本,娘娘您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碰碰运气,万一有呢。”夏洛荻整个人都进了箱子里,一边翻一边看,道,“也怪我头发回来了脑子却不灵光了,光想着那密信的去向了,薄薄一张纸肯定是找不到了,但密奏宫中的奏本定然是在的,只要找到奏本,就能看得出到底是谁给先朝发的弹劾折子……”

言罢,高太监突然一阵猛咳,夏洛荻闻声便晓得是值夜的阁臣来了,躲闪无路,只能一头扎进箱子里,盖上了盖子。

不一会儿,一个阴阳怪气的笑音道:“高公公,打扫文库呢。”

“是啊……到年底了,怕生虫,多少打扫一番。”

“还是公公勤勉,哪像我们,算个旱涝账都想躲懒……只是打扫归打扫,怎么把门板给拆了?莫不是进老鼠了,我得好好瞧瞧,免得受陛下训斥。”

啧。

夏洛荻在箱子里,被灰呛得嗓子眼痒痒,偏偏不能出声,只能恼火地听着脚步声徐徐靠近,最后停在她藏身的箱子面前。

“这老鼠可够大的,单看这脚,得有七寸了吧。”闻人清钟笑道,“要不,去昭嫔娘娘宫里把那只老秃猫借来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