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乱战(第2/2页)

他手下的将领们一个个喉头哑然。

激赏是真的激赏,但他们看向身边随便一个年轻兵卒,腰上挂着的破甲弩,就能随意击穿那身经百战老兵身上的布甲。

眼前也正在发生这一幕。

最先从瘦马上倒下的,是一个啸云军中的骑兵,他气势万钧地从斜翼冲来,一手倒钩梨花枪,若冲到阵前,必能带走一颗人头。

但一支小小的弩-箭从盾甲缝隙里射出,这样近的地方,弩-箭瞬息穿过他肩上的布甲,穿肩而出,让他重重落在地上。

倘若那不是布甲,他或许就能拿到一颗人头了。

灵巧的变阵,终究及不上这惨烈的装备对比。

“陛下,有我军这新弩在,当世无人可败我大魏!”将领们激昂道。

然而封琰却不为所动,淡淡道:“……战阵称霸的时代终将过去,或许再过十数年,我们还拿着这些□□时,飞□□、火铳那些东西也能把我们也打得丢盔弃甲。”

将领们纷纷一愣,继而笑道:“陛下是说那些满身膻臭的外夷在炀陵城到处叫卖的那新式火铳?炸膛都不晓得炸多少次了,刑部天天在抓,陛下怕是多虑了吧。”

多虑?但愿是多虑。

封琰将目光重新放回到眼前的战阵上。

和鞑靼人交手时不同,啸云军虽然已足够小心,但压不住魏军更精良,像是一头撞上了铁山一般,被顶得节节后退。

“再进二百步,转守势。”封琰道。

“陛下何不直接率人杀入阵中?”

封琰用鞭子指着啸云军后方:“山后有鞑子离开时留下的砲车,他们可不是傻子,见白刃战失利,索性佯败,想引我们进砲车的范围。”

砲车是攻城的,但打出去的是碎石,漫天石头雨落下来,一样能打散他们的阵型。

他们若冒然进军,只怕要损失惨重。

众将领羞愧道:“是末将等人疏忽大意。”

军令即刻传了下去,啸云军这边见魏军逼退他们之后便迟迟不动,便知道对面的魏主已经看穿了他们的砲车调度。

“怎么办?他们那重甲方阵固若金汤,难啃得紧。”

“这,断不能让他们杀到桐州那里,否则将军和小姐都不保!至少要拖住他们。”裘将军一咬牙,道,“我去诱敌!”

说罢,他便打马冲上阵前,一剑扫开缠斗中的两方大军,剑指封琰,搦战道——

“兀那魏将,敢与我效古人阵前决生死否?”

这都几乎只有话本上才有的老规矩了,两军交战,下面的士兵先不出手,由大将打头阵比斗,胜者士气大涨趁势掩杀。

但这年头谁讲这个,哪个将军敢带头冲锋,一顿乱箭下去管将其扎成筛子。

那裘将军已存了取死的心,然而魏军却在一道令旗下当真住了手,缓缓退开一条防线,随后让开一条路。

墨蹄玄驹被幽微的雪光照得肌肉起伏,不失优雅地走到阵前。

久违地,封琰提起了他那口刀,抹去刀刃上所沾的雪花,道:

“将军是聪明人,我胜之后,啸云军自此解甲归田,换我护你们。”

已到阵前,裘将军强忍住诸般复杂的心绪,硬气心肠道:“他年若隔世,拔剑谢明主也无妨,但今日,我啸云军无论如何要拖住你!”

封琰看着啸云军阵中打马上前的诸多旧面孔,道:“你们尽可齐上,但最好想想——这一仗,是谁拖住谁?”

一道军报从啸云军后面传来,如同闪电撕开黑夜。

“报!陛下中军遭伏,三江会阵前倒戈一击,陛下急传啸云军回援!”

……

形势原本不是这样的。

桐州一座低矮的孤城,朱明费了那么多心思,又是和亲、由是归还先帝,引诱魏主亲征,为的就是把他了结在桐州。

即便魏主率残军退回魏国,那也来不及了,他还有后手——朱瑶兮正带着封逑在炀陵篡位,他们便可趁魏国内乱一举杀过去。

但所有的一切,前提是,朱明得在正面战场上挫败魏军。

无论是大胜、小胜,只要赢,他只有赢,这场弥天盖地的江山大计才能得成。

直到,已经烧到城墙下的烽火陡然逆卷回了燕军余下十几万大军的阵中。

“陛下,鞑靼十二部畏战,说如今西陵公主不在北燕,他们吃了亏便不愿为先锋,要观望形势才肯出战。”

“那就攻城,再探再报!”

这一等,又过了小半时辰,等来的却是他的监军太监密报啸云军与燧州城的不明魏军阵前勾连,有所异动的消息。

口出反言,但阵前还没有反,好歹是正在和魏军拉开了架势交战。

坐镇中军的朱明显而易见地焦躁起来,但他看了一眼身侧坐着的秦不语,却又不觉得啸云军有那个胆子反水。

遂招来了坐着轮椅的公西宰。

“公西将军,当下情势,以何取胜?”

公西宰看了一眼沙盘,道:“如今可见魏军早有布置,首要之务,便是防范燧州城的魏军来援桐州。”

“可他们人马不多,即便来了,围而歼之岂不稳妥?”

公西宰马上道:“陛下也是军中之人,岂不闻大战最忌‘多变生乱’,按原定战略攻下桐州城才是最稳妥的,若放任他们来,就是‘敌不变而我军变’,对我们断无好处。”

这是兵法的老生常谈,但朱明刚听了密报,对“军变”这两个字尤其敏感,眯起眼睛打量公西宰。

“朕自然知晓,可啸云军自诩阵法无敌,却与那燧州城的魏军相持甚久,将军不觉得奇怪?”

公西宰沉默了一下,道:“或许是那魏军精良远胜于我等,这才如此难缠。”

“是吗?”朱明沉下脸色,问秦不语道,“秦氏,你可曾见过你祖父麾下的啸云军,几时五倍之于敌手却久攻不下?”

秦不语微阖着眼,道:“民女只知,若仇窛在我眼前,便要不计一切报仇雪恨。”

朱明冷笑了一声,终于下了决断:“回调啸云军!”

“陛下不可!”公西宰几乎要撑着轮椅站起来,“临阵抽兵,待魏军勾连成势,我军重兵围城之优势便不存了!”

“现在若不传,难道等他们从了魏军,从背后给朕一刀?”朱明道,“魏国与秦家仇深似海,见面必厮杀见分晓,岂有阵前勾连之意!调三江会诏安大军防在大军右路,以免生变!中军从速攻下桐州城!”

公西宰只能缄口不语,他晓得朱明杀心已起,但碍于他在军中威望,此时还不会直接动手。他同秦不语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垂下眼睛。

直至天色渐蓝,突然一阵哗乱从外面传来。

“陛下!三江会不听军令,进入中军时突然倒戈入阵,正往中军大营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