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长安(完)(第2/2页)

“谢谢师伯,还知道我饿了,这么客气。”睚眦年少,禁不得饿,不等闻人清钟说话,就快速扒了几口,安慰他那饿了一整天的肚子。

“……”闻人清钟用木箸轻轻敲了一下碗沿,“师伯记得没错的话,你这太子的身份也算是西陵公主昭告过天下。按道理来讲,作为燕国伪朝廷仅存的余孽,你现在得挂在我大理寺公案上当通缉犯,殿下。”

睚眦鼓着腮帮子道:“师伯,有句俗话我想不起来了,‘秀才遇到兵’下一句是什么?”

闻人清钟看了看四周,纵然他官位已达半步拜相,无奈孤立无援,只得对摊主道:“再给他摊两张葱油饼。”

睚眦满意地继续闷头干饭。

“话说回来,师伯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吃人嘴软,睚眦良心发现,慰问道,“不怕老皇帝卸磨杀驴倒找你的麻烦?”

这场布计,夏洛荻在明他在暗,一口气借着乐修篁端了大魏整个世家体系,他继续留在朝中,便会落得和夏洛荻一样众矢之的的位置。

其实若他是君主,此时过河拆桥,把他这个主使的人借个名目砍了以平世家余愤,是最好的。

可……

“陛下不是那样的人。”闻人清钟搁下汤勺,擦了擦手,道,“陛下倘若是那样的人,那我又何至于半点手段也使不出。”

睚眦:“你说哪方面的手段?”

闻人清钟道:“小孩子不要懂那么多,你还没到年纪。”

“葱油饼两张,来咯。”摊主拿粗瓷碗盛着两张热腾腾的、涂了肉酱的摊饼过来,“客官小心烫。”

睚眦刚要伸手,就被人连碗端走。

“嘶。”

夏洛荻刚咬了一口,就被烫得丢给了身边一同坐下来的封琰。

睚眦:“爹,你是有多饿?”

“你姑给我的饭里下了药,我哪敢吃,饿好几天了。”夏洛荻坐下来就开始不客气地分筷子,“我们一家的,摊主,再来两碗。”

……你还真不客气。

闻人清钟的视线从夏洛荻身上,挪到封琰那边。

“陛下,大局初定,诸事繁杂,您该待在宫里。”

封琰撕了块饼喂到正在拿勺子的夏洛荻嘴里,道:“诸事再杂,人也是要吃饭的。正如国仇家恨、尔虞我诈,纵然阴谋诡谲不断,黎民苍生也是要耕织糊口一般。”

闻人清钟一怔。

这条街道逐渐喧闹起的叫卖声里,他眼前那常年不解的困惑似乎终于散开了。

“你没留在宫里,想来是生了退意。”夏洛荻坐下来一边等吃的一边道,“平心而论,以你之能为,做个贤相晚了,做个能臣还是有机会的。”

“是陛下想留我,还是你想留我?”闻人清钟笑着问道。

封琰拿葱油饼塞住了夏洛荻的嘴:“她要是想留你,我就留你不得了。闻人,你素来知我不爱废话——我希望你留用朝中,入阁效力。”

“可臣在朝中也别无所求。”闻人清钟感慨道,“为官多年,到头来一无所有……”

夏洛荻嚼着饼道:“一无所有?你那没过公账的百万家资、良田千顷还记在大理寺里呢?”

闻人清钟:“你都进宫当娘娘了,怎么还没忘记这档事呢。”

夏洛荻扭头对封琰道:“此人居心不良,依我看还是别用他了,我叫睚眦努把力考个状元,把他顶下来。”

看热闹的睚眦登时变色,端着碗就跑。

“我堂堂燕国余孽考什么状元,这就去闯荡江湖了,逢年过节再回来看你们。”

“……”

“坐下吧,他逃不出去的,炀陵全是我的人。”封琰倒了杯茶,按下正打算追出去的夏洛荻,淡然道,“你吃你的,咱们去朔京的时候会带上他的。”

“朔京?”闻人清钟一怔,他似乎领略了什么,道,“陛下是认真的?”

封琰点了点头:“想了许多年了,天子守国门,不是嘴上说说,人在国门,镇着外邦夷狄,方能居危地而更思危。”

“……”

封琰道:“我素以为,凡有才志者,必有抱负。三年后,迁都朔京,天下格局一新,敢来一见这千年未有之事否?”

“顺嘴一说,我也会回朝。”夏洛荻瞥了一眼封琰,“他都把房顶掀了,我这个拆门的也不会有人在乎了。”

“原来如此。”闻人清钟起身道,“这世上的事,无论善恶黑白,说到底,百姓们只要能活,就总能将就,如是而已。”

他拱了拱手,好似肩上轻了许多。

“明日记得点卯。”封琰道。

“还有,记得结账,我们都没带钱。”夏洛荻道。

真是一模一样的嘴脸。

闻人清钟留下一锭银子给诚惶诚恐的摊主,道:“下次别做这二位生意了,他们吃霸王餐的,害我一人足以,莫害了别人。”

他言罢,笑着朝他们摆摆手,回身没入了天光下熙熙攘攘的人群。

沿街的店铺卸下了门板,挂上了灯笼,擦亮了招牌。酒香肉香,混着士农工商、白衣缁履,炀陵的今日,又是一盘车水马龙,蒸蒸日上。

摊主擦干净了桌子,掂量着怀里的银锭,又上了壶粗茶,伺候得周到非凡。

“我总觉得,炀陵这名字不好,都几朝古都了,总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昏君。”

“也总有一些肝脑涂地的救世之人。”夏洛荻接话道。

封琰“等到了新都,就改一改名字吧。”

“你有什么想法?”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愿那地方不再受战乱之苦、清平常安吧。”

常安。

夏洛荻滴了些茶水,在木桌上抹写下这两个字,转头问封琰:“如何?”

封琰看了一阵,握着夏洛荻的手,划掉那个“常”字,在旁边竖提横捺了一番。

长安。

这两个字写下来,夏洛荻一怔,似有某种无名的澎湃心情溢满了胸腔。

“这是……哪里的的名号,是典故里的地方吗?”

“不是书里的。”封琰看着她,道,“你可能不信,我遇见你之后,就总做梦去一个叫长安的地方。”

“那里也有王朝倾覆、纸醉金迷。”

“但那里也有诗人斗酒,万国来朝。”

“人生百年,我便愿百年无战事,便愿你此生长安不流离。”

夏洛荻怔怔地看着他。

他梦里有她,从烽火燃城,到征伐天下,再到彼此相知。

她想到年少时,春日宴上,隔屏续诗文,无数的风流贵家子,风花雪月尽些痴情,他却交了一纸白卷。

到头来那些人中,有人用美人换江山,有人为江山负美人。

而只有他,是卿与山河两不负。

“好,就去长安吧。”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