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等有钱了 第三更(第2/2页)

王梅能把生意做起来,也不是好欺负的,一咬牙说:“五万,以后我每年收益的百分之十,全用来帮助妇女儿童。”

说真的,这钱她是能舍得的,总比给那些到店里吃拿卡要,打点关系花出去的钱来得值得。

五万?

反正赵秀云是没见过这么多钱,按他们家现在这个攒法,得五十年,遑论其他人,

她是一点不含糊,说:“这期《妇女报》的稿子我亲自写,你等着吧。”

王梅现在全部希望也放在这,只说:“拜托你了。”

又说几句别的,赵秀云才马不停蹄去郑家。

郑母倒不是没见过世面,但这十来年大家都挣死工资,别说万,那真是谁能捐个一块钱都算多的了,况且这个头一开,后头肯定还有人跟上。

为什么原来乡绅都爱修桥铺路啊?名声是第一要紧。

她是算惯账的,只知道这回下来,最少一两千个孩子能有学上。

对她来说就没有比这个更要紧的,一咬牙说:“就这么办,你马上把稿子写出来。”

不掺和,她也得掺和了。

拿笔向来是赵秀云的拿手事,赶得及最亲一期出刊,标题就是《女个体户心系失学儿童,倾家荡产献爱心》。

满大街大家光听说谁成万元户,可没见过真的啊,这回王梅是出大名,对她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连市委领导都很重视,本来个体户的事情,就比较难拿捏,首都发来的文件是“允许个体经济有有限范围内存在”,可这有限又要怎么限,各地的政策都不一样,执行标准不同意,哪怕是市里也是一会松一会驰。

但不管怎么样,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啊。

这是条好路子,对心系社会发展的个体户,也可以适当放松一点政策嘛,一时之间,个体户们都嗅到风声,那是钱跟不是钱的往外捐,生怕落后。

王梅一下成正面人物。

都正面人物了,还能关起来吗?

夫妻俩重见天日,一家老小都很激动,尤其是两个孩子,半个月不见妈妈,哭得不行。

要说王梅也是个人物,一点不带犹豫,就去妇联把钱捐了,当场拍照赶上第二天的头条。

多轰动的新闻啊。

王家也连夜搬家,实在是不堪其扰。哪个挣钱的原意大张旗鼓,那是生怕谁都惦记着。

但好处也不是没有,起码王梅的店变成半国营,有市妇联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部分的盈利会用来帮助妇女和失学儿童。

她各方面的生意都好做起来,不用再像以前偷偷摸摸。

是等一切都忙完,她才郑重其事再带礼物来给赵秀云道谢。

本来她才出来的时候来过一次,不过没来得及说几句,毕竟太忙。这会是终于有空歇一歇,忙不迭就来了。

赵秀云赶快请她坐,又说:“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

王梅觉得再多礼物都不够,说:“我还嫌少呢。”

赵秀云很是无奈道:“你妈昨天还专门送一大块排骨过来,要按你们母女这样送,多少家底够。”

王梅现在是没多少家底,当时那句倾家荡产可不是开玩笑的,但对她来说值得,你只看眼睛就知道,她的野心根本不在这五万块钱上,眼下的局面对她来说是再好不过。

因此笑笑说:“店里进货顺带的,整头猪,不要多少钱。”

赵秀云也不问是哪里来的,反正人家有人家的办法,寒暄几句,王梅把话转到正题上,说:“我也不说别的,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别看她这回是无能为力,其实能办的事情还多着呢。

多个朋友多条路,将来谁也说不好求到谁头上。

赵秀云对此倒是应承良好,只是等人走,才在礼物里发现一个小盒子,打开看,居然是一对玉镯。

她是不懂玉,可联想到王家祖上阔过,陡然觉得烫手气来,连忙追出去,这种钱来钱往的事情她可不敢碰。

王梅也是生怕送不出去,一眨眼人就不见。

可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赵秀云追到家门口,硬把东西还给她,没敢用力推,怕给摔坏,只疾言厉色说:“要是这样,下回别再来了啊。”

王梅其实也猜到是送不出去的,人和人始终是不一样,讨饶道:“下回再不敢了。”

别看赵秀云塞回去的样子利落,夜间又跟男人嘀咕说:“水头看着可好了,那叫一个漂亮。”

还不许人心疼一下是怎么的。

方海想起来,结婚的时候不兴什么首饰,三大件就已经是最气派的,想想说:“等咱们有钱了,给你打个金的吧。”

赵秀云还真没戴过首饰,摸着手腕说:“银的就行,我怕金的被人抢。”

走路到都不安生。

方海反正是手头没钱,大饼许出去不少,相当阔气说:“都买,一个戴,一个家里放着。”

跟钱已经在他兜里似的,赵秀云没说什么扫兴话,只道:“我等着啊。”

又掰着手指头算说:“你这未来三年的工资都快许完了。”

方海难得严肃说:“这辈子的工资都许给你了。”

还怪会说话的,这会又不嘴笨了。

赵秀云有时候都奇怪,觉得他大概是生来最会哄自己,但还是很受用,笑说:“行,争取用完。”

为这一笑,方海觉得哪怕是十辈子,自己都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