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灵犀

千算万算, 王舒珩硬是没算到这步。

他本想去唤孙嬷嬷,转念一想孙嬷嬷年纪大睡得早,深夜大老远把人吵醒只为给姜莺拿件衣裳怪麻烦的, 况且净室里头姜莺又开始催了,小声细细地:“夫君, 冷。”

如此,他只得硬着头皮去找。

因为之前福泉粗心大意, 府里眼下并没有女子衣物,他马上想到今夜姜莺上门时背的那只包袱。包袱就在床头,王舒珩解开找里衣, 不可避免的望见几件女子的亵衣。素白的颜色, 上头用金线绣着一朵兰花。

王舒珩别开眼, 好像衣裳烫手一样, 匆匆把包袱收拾好。转而从钿花蝶纹格上取下一柄长剑, 把包袱悬挂于剑刃远远地递至净室。

这会姜莺已经等的有些急了,一看自己的小包袱被送进来也没注意,赶紧找出一身里衣穿好, 这才觉得身上暖了些。

她揉着乌发出来, 沐浴过后整个人清凌凌的,肌肤宛若冰雪,身上还散发出一股幽幽的香, 声音糯糯道:“谢谢夫君。”

王舒珩并没有看她,但感觉那股幽幽的香离得近了, 才自觉退后几步,没什么表情嘱咐说:“以后沐浴前记得清点东西。”

姜莺脸一红,也有点不好意思。旋即想到夫君方才应在看书,想必是被她扰了不大高兴。

“嗯, 下次不会了。”她乖乖答完,在房中转一圈问:“夫君,我抹头发的桂花油呢?”

又是一个他不懂的东西,好在说谎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王舒珩信口拈来:“你我才刚到临安不久,许多东西没来得及置办,需要什么明日同孙嬷嬷说,叫她一并买来。”

原来如此,姜莺晾干头发便要睡了。她躺好,透过纱帐望见夫君熄了灯,转眼一个虚虚的影子晃至门口,王舒珩说:“早点睡,不必等我。”

“夫君也不要熬得太晚,早些回来安寝。”

这一夜,姜莺没再做稀奇古怪的梦。她向来好眠,往常睡到天亮还得在床上赖着,但许是受伤后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身体生厌,翌日天灰朦朦亮便醒了。

醒来时借着微微晨光,望见夫君背对着她正在更衣。男人肩宽窄腰,身躯凛凛,听见身后床被摩梭的声音,侧头问她:“睡的可好?”

她没想到夫君竟如此勤勉,起的早睡的晚,和他一比自己可没有毅力。姜莺掀开帐子下床,趿着鞋行至王舒珩身后,“我伺候夫君更衣。”

虽想不起从前的事,但她也曾读过女诫,隐约知道如何体贴夫君。

王舒珩垂眸,淡淡说了句:“不用,你从不做这些。”

“真的?”她不信,上手试图为夫君系腰带,然手生,腰间盘扣试了几次都系不上。姜莺有点挫败:“我以前就是这样吗?书上曾说为妻者要知夫冷暖,想夫所想,我竟连为夫君更衣这种小事都做不好。”

王舒珩自是不愿被她插手这些事,教育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千对夫妻就有一千种相处方式,你从小就不擅长这些事,以前我们不也好好的,无须委屈自己。”

见夫君当真不在意自己笨拙,姜莺心安的同时又有点甜,挽着王舒珩胳膊轻轻靠上去:“夫君不嫌弃我就好。”

王舒珩收拾好在门外等姜莺一块去听花堂用早膳,因为既无首饰也无脂粉,姜莺只找了一套海棠细丝褶缎裙换上,乌发用丝带简简单单束好。

这副素净的模样,虽然娇却少了几分贵,王舒珩不禁想起以前见姜莺,这姑娘必从头到脚收拾得绚丽夺目,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既把人骗来,便不会委屈了她,他道:“下午有绣娘来给你裁衣,喜欢的首饰只管买下,不必顾及钱财。”

姜莺自是答好,在花钱打扮自己这方面,她从不手软。

早膳是南瓜粥和水晶包,孙嬷嬷回府便从福泉手中接过打理王府庶务的重任,一日三餐,日常开销都归她管。不是她一把年纪不怕累,而是孙嬷嬷节俭多年,实在见不得人挥霍银子。

尤其是昨日来的那位小“王妃”,她看人一看一个准,一眼就知道姜莺是个能花钱的。

今儿一早,听田七雄说那姑娘是隔壁姜府的,孙嬷嬷就更瞧不上姜莺了,当年姜芷逃婚之辱她可还记着呢。

滥花银子可不成,王府的钱得留着给殿下以后娶妻。

用完早膳王舒珩要外出,他知道孙嬷嬷的性子,特意嘱咐不要在银钱上苛待姜莺。孙嬷嬷嘴上说好心里却憋着气,接下来一整天都黑着脸。

下午绣坊和香粉铺子的人相继到来,姜莺挑了十匹喜欢的缎面,指定几样时兴款式让秀坊裁衣。当然,首饰脂粉她也没委屈自己,各挑一二十件还嫌少。

孙嬷嬷脸色已然黑成酱油,想着殿下的吩咐心不甘情不愿地掏钱,心说这次买下的东西估计能用三四年。

买下一堆首饰脂粉,姜莺迫不及待地回卧房试妆。她对着铜镜略施粉黛,心里想的都是晚上夫君回来,必要叫他看见自己美美的样子。

孙嬷嬷正在打扫卧房,转头望见铜镜中的女子,只觉得这女子美则美矣,就是太能花钱了,跟只吸人血的小狐狸精一样,早晚有一天能把王府霍霍干净。

尤其这人还是姜府的!说不准就和那逃婚的姜芷一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殿下。孙嬷嬷冷哼一声,背后瞟了姜莺一记白眼。

孙嬷嬷不知道的是,她这副阴阳怪气的嘴脸完全映在铜镜中。姜莺梳妆的动作微微顿了下,作为一个记忆全失只记得夫君的人,姜莺初到王府比较谨慎,对谁都客客气气的。

白天挑首饰时她就注意到了,这位孙嬷嬷频频侧目嘬舌,现在瞧见对方翻白眼更是肯定了孙嬷嬷不喜欢自己的想法。可是为什么呢,姜莺想不通。

算了,初来乍到,她还是服个软吧。昨日晚膳时她便发现夫君对这位嬷嬷十分敬重,以后日子还长,若两人不和为难的还是夫君。

“嬷嬷觉得我今日选的这些东西如何?”

孙嬷嬷回道:“老奴眼拙,自小家贫不佩戴首饰,胭脂水粉更是一窍不通。王妃觉得好,那自然就好。”

满桌首饰琳琅,姜莺想主动缓和两人关系,道:“那嬷嬷过来瞧瞧可有喜欢的,我送你一样。”

孙嬷嬷不吃这一套,但身为下人还是恭恭敬敬回了姜莺:“老奴不敢。老奴年老色衰,又不常外出用不着这些东西,王妃收好就是。”

语气虽恭敬,却透着一股冷意。姜莺吃了一回瘪就不愿再热脸贴冷屁股了,把自己收拾打扮好,准备去外院迎接夫君。

傍晚红霞漫天,王舒珩才从外头回来。进门转过弯,只见石刻花纹壁影处立着一个纤细的身影,正低头踢着脚下小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