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生产队开会(第2/5页)

“乡亲们,同志们!我先代表灵溪绿洲第一生产大队的干部们,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今年的收成!今年要感谢所有乡亲的辛劳付出,感谢男同志们天天上工,创造了全大队无一人请假、旷工、早退的绝对性优良出勤率!”

嚯,真的假的?

今年第一生产大队,居然没有一个人请假、旷工、早退???

大家全都愣住。

桃桃坐在人群中,毫不吝啬的带头鼓掌!

渐渐的,一大队的人们也开始稀稀拉拉的鼓起掌来。

多数都是女人们在为男人们喝彩。

桃桃更加大声喊道:“第一生产大队的男同志们,你们个个都是好样儿的!”

掌声变得热烈。

男人们多数都有些不好意思,蹲在地上使劲儿挠头。

蒋宏志看向了人群中的桃桃,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要感谢队里的女同志们,你们全都是巾帼英雄!你们撑起了半边天!你们干得不比男同志少!你们是荒漠明珠!是最最最美丽善良的人!”

他再次开口说话,掌声渐止。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感情都是很内敛的。

刚开始蒋宏志表扬男同志们的时候,如果不是桃桃带头鼓掌、喝彩,气氛根本带不起来。

现在蒋宏志这么肉麻的表扬女同志们……

——女人们说不高兴是假的、说不感动是假的,可心里总觉得有些难为情,脸上也烧得慌。

哎呀呀,哪个女人不是这样的嘛!

桃桃笑了,再次开始用力鼓掌,“灵溪绿洲的女同志们!我以为你们为荣!你们是荒漠上最勤劳善良的女人!”

宋秩让怀里的孩子枕在他腿上,也跟着鼓掌。

渐渐的,第一生产大队的男人也开始为女人们鼓起掌来。

肖晴娟红着眼圈,吸了吸鼻子,也开始用力鼓掌。

热烈的掌声震破云宵。

良久,掌声渐止。

蒋宏志又感谢老人们在家里替儿女分担大部分家务,感谢小朋友们听话、多为父母着想……

接下来,蒋宏志又拿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报告,开始向大家汇报。

主要是在汇报灵溪绿洲第一生产大队今年的收成。

所有的人,包括第二生产大队的人,全都认真凝神细听。

土豆,两季收成共计两万余斤!

养鸭五百只已可出栏,另有三百余只毛鸭大约在两个月后可出栏。以及年底之前,鸭塘里应该还能再收获一批泥鳅……

外加近三千斤的小麦,温棚里每个月都有蔬菜可以收获、让生产队里的人分享……

还有几百斤棉花、几百斤大葱、几百斤玉米、几百斤甘蔗,也能供生产队里的一块儿分……

大伙儿越听就就激动。

天!第一生产大队今年的收成这么好???

第一生产大队的人们兴奋无比,第二生产大队的人们羡慕不已。

可接下来,蒋宏志话题一转——

“乡亲们,去年年底的雪灾,大伙儿听说了吗?”

众人接连点头。

蒋宏志,“虽然去年的大雪对我们影响不大,可是在距离咱们二百里远的塘泉镇,房屋倒塌,还有不少群众伤亡……他们的口粮没了,连他们用来做种的土豆种子全都被毁,辛苦种活的树也死了……这种树的指标上不来,他们今年的补助粮也不会太多,而且他们还有不少人受了伤……”

“乡亲们,我想问一问,你们有亲戚在塘泉镇吗?”蒋宏志又问道,“……有的话,请大家举个手。”

当下,至少有三成以上的村民举了手。

蒋宏志,“乡亲们,可以把手放下来了……所以,我想问问这些有亲戚住在塘泉镇的乡亲们,你们会救助一下塘泉镇的亲戚吗?”

村民们开了口——

“那肯定的呀!总不能看着人活活饿死!”

“必须救治!那可是我娘家!我伯断了条腿……哎哟他可是壮劳力呀,那家里的日子都没法过了!”

“我二大爷住在那儿,小时候要不是他救了我,我早死了!”

“我已经想好了,等队上发了粮,我马上匀二十斤土豆过去!”

“要是我分到了鸭子,我把鸭子送到我表舅家去,要是一天能下一个鸭蛋,那才解决大问题呢!”

……

蒋宏志很有耐心的等了一会儿。

直到大伙儿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

他拿起了大喇叭,继续说道:“乡亲们,咱们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你们送一只鸭子、送二十斤土豆过去,就能救活遭过灾、又根本缓不过来的人吗?”

场面一片静寂。

蒋宏志说道:“……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的提议,但我也一直都没有跟大家当面讲清楚。现在,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蒋宏志提议,“我们放弃今年这一批国家补发下来的救济粮,定向捐给隔壁的塘泉镇,大家同意吗?”

他刚一提出拒粮、定向捐粮,全场立刻沸腾了起来……

主要是那三成的有亲戚在塘泉镇的村民们,正在想办法说服七成不愿意捐粮出去的村民们。

“捐个屁!老子自己都不够吃!”

“今年光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就比去年多了一倍有多,怎么可能不够吃?”

“够吃老子也不捐,老子没得亲戚住在理泉镇!”

“风水轮流转!如果有一天咱们这儿受了灾呢?你希不希望塘泉镇的乡亲们来救助一下我们?”

“那也不能全捐啊!那可是一家一百斤土豆!三十斤面粉!”

“别说了我们听听蒋大队长怎么说的!”

蒋宏志等到场面渐渐静默下来,这才拿着喇叭继续说道:“乡亲们,我们只是放弃今年的救助粮,明年的救济粮还是会下来的。这么做,只是出于对塘泉镇乡亲们的慰问!以及,这也是为国家减轻负担!”

“乡亲们,你们一定还记得,四年前那场大旱,我们种的树全都死了!没有一棵树成活,连带着两年前种下去的树也都死得七七八八……就连我们的绿洲,我们的灵溪湖,本来清澈可口的湖水都快要干涸,能喝出苦碱味儿来!”

“乡亲们,那一年按说我们种树的指标没达成,国家也不该给我们足额的补助粮……可是,国家还是给了!不光国家给了,附近三个镇也把他们的口粮给匀了点过来给我们!如果你们记性好,应该还记得……那一年我们拿到的土豆,是多少的瘦小!”

“当时他们也不富裕,国家要养活全国上下那么多人,更加不容易……可他们也没放弃我们!现在轮到我们能靠自己吃饱了,人家却遭了灾,你们说说,我们应不应该还这个人情啊?”

那三成有亲戚住在塘泉村的村民们激奋了——

“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