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两年(第4/5页)

但不管怎么说,桃桃觉得这是一个各种文化疯狂野蛮生长的时代。

对桃桃来说,她已经是成年人,已经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且信心坚定,不会轻易受影响。

她比较担心孩子们。

飞飞和墨墨还小,没有书籍选择权,他们学习什么看什么书,都由桃桃做主,这倒没什么。

桃桃比较担心红豆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不过,让桃桃感觉到欣慰的是,红豆既有女性的柔韧,也有文人的倔犟。

在通俗文学流行到……几近粗俗不堪的地步时,红豆非常坚持她的童话写作。为了鼓励红豆,桃桃让红豆整理好她从小到现在,创作的百余篇短小童话,找了当初帮宋秩出版学术教材的出版社编辑,请对方推荐了一个通俗读物的出版社,将红豆的稿子投了出去。

对方仔细认真地审阅了红豆的稿子,听说红豆现在也才只有十六岁?

这事儿惊动了出版社的领导,人家特意过来拜访了桃桃和红豆,然后谈好了出版稿费。

第二年开春的时候,红豆已经结束了儿童福利院临时工工作,她还去医院当了两个月的清洁工,去京都最大的供销社也打了两个月的短工……

在这几个单位里,红豆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不由得十分感慨!

她非常感谢桃桃的帮助,还说这些工作经历给予她无限灵感。

没多久,红豆的童话诗集出版!

再加上她的诗歌和短篇童话多半词藻优美、寓意深刻,很适合刚上学的小孩子们阅读。全国小学教材组收录了好几篇红豆的小诗……

红豆高兴坏了!

远在松市的家人们也高兴坏了!

桃桃问红豆,是要回松市老家去静心写作,还是跟着她去大西北?

——因为已经到了春天,桃桃要回大西北去管理她的实验温棚啦。

红豆毫不犹豫的说道:“四姑,我跟着你去大西北!我发现我跟着你……真的运气超好!你看,你帮我找的那三份工作,真的让我获益良多!我也想跟着你去大西北看看……相信那里也会给我无限希望!”

桃桃笑了。

她先是跟红豆打好了预防针,如实说明了大西北那这的艰苦条件。

红豆不为所动,“没水没电又怎样?小时候我们还在老家如意村的时候,不也是没水没电?那样的日子我过过的,四姑,有你在,我不害怕!”

三月中旬,姑侄俩带着孩子,与科研团队里的其他人又开始了大迁徙。

辗转三四天,一众人终于来到了灵溪县城。

邓高云和陈一程担心老师和师妹们的安全,索性花钱雇了一辆运输车,把桃桃她们连人带行李全都拉上,一个科研点、一个科研点的沿途放人。

桃桃第一次看到邓高云的实验温棚和实验田,还看到了老师的两个实验基地……

邓高云的实验温棚和桃桃的差不多,但是桃桃才起步,还没搞实验田。老师的两个实验基地已经运行好几年了,绿洲附近已经郁郁葱葱,出产不少瓜果蔬菜,能供给附近的单位和老百姓了。

可真让人感到振奋呀!

桃桃十分艳羡,“我也要尽快跟上老师和师兄的步伐!”

邓高云笑道:“得了吧,你也不看看我和老师的这几个温棚已经做了多少年了!你那温棚才是神仙速度!再说了,我们这儿只种树,你那儿还育人呢!说起来,应该我们向你学习才对!”

桃桃掩嘴轻笑,“那大家一起进步呀!”

两天以后,桃桃终于来到了她的实验基地——灵溪绿洲。

她的归来,让绿洲里的人们欣喜若狂!

男人们都上工去了,不在村里。女人们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质朴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

“白同志!你可总算回来了!”

“飞飞妈,我们好想你呀!”

“白同志你快去看看你的温棚!我们给你照顾得好好的,一点儿没闪失!”

“白同志你这一路辛苦了!”

“呀,飞飞长高了好多!墨墨也长大了一点!”

桃桃也笑着和女人们打招呼,并且把红豆介绍给周春妮。

周春妮惊喜地看着红豆,十分感慨,“哎呀不得了,红豆现在长得这么漂亮了!以前啊,红豆都只有那么一点点……”说着,周春妮还比了个手势,意思是以前的红豆小小的。

说着,周春妮又让自己的四个孩子过来,和红豆打招呼。

红豆也笑眯眯的向周春妮和她的孩子们打招呼。

她也还记得以前周春妮的模样儿,不得不感叹,眼前的周春妮虽然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但性格和气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周春妮,有种故作姿态的娇、气质阴郁,为人刻薄又自私。现在的周春妮,泼辣爽利,大气又大方。

然而让红豆感到真正诧异的,是……

为什么这里的村民们对她四姑这么热情?

当然,这个贫穷的村落……也让红豆隐约觉得,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不那么好过。

傍晚时分,生产队里的男人们收工回来了。

听说白桃桃回来了,蒋宏志和兰采珠都高兴坏了,连忙跑到了科研站。

村民们太热情,本来桃桃想自己做饭的,肖晴娟抢着帮她做。为了不消耗桃桃的粮食,她又喊妞妞回家去做饭,意思是她和妞妞还是吃自家的……

吃晚饭的时候,村民们索性在科研站下边儿的沙地那儿燃起了一堆篝火,村民们捧着自己的饭碗,全都赶到这儿来,和桃桃一家子共进晚餐。

红豆分到了一大碗白粥,这是肖晴娟做的,然后还有一大盘子的炒杂菜,豆角、丝瓜、茄子什么的混炒,味道居然还不错!周春妮给了桃桃一家一人一个大烙饼,红豆也有。烙饼上涂点儿豆腐乳,吃起来有滋有味儿,再喝上一口浓稠软绵的白粥……

直舒服!

不过,红豆还是很惊讶自家四姑在这儿受爱戴的程度。

尤其是,生产队的两位大队长和桃桃聊天的内容,很像是在汇报工作。

——去年的文化课竞赛搞得怎么样?谁是总冠军、谁是擂主?是你们几个吗?真好!哎,有兴趣报考函授教育吗?没事儿,不懂可以问我,我每年都会呆在这儿好几个月……

——去年的活树率是多少?真的?不错嘛!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哪个区域、哪些树种的存活率比较高,记录了吗?成,那明天我好好看看,咱们把那营养液再改良改良,今年的树种好好培育,明年会比今年更好!

——你俩的温棚里都种了些什么?大伙儿分到的菜够吃吗?我在京都给你们联系了几个棚布厂。我的意见是,大家再辛苦一段时间,把温棚里种出来的菜,卖给卫星城。筹到的钱拿去买棚布,咱们正儿八经的建大棚,大规模种植蔬菜,卖给附近的单位!反正他们天天都要过来取水,然后每天都带点儿新鲜蔬菜回去,岂不是比派人去镇上、去城里买,省交通费用?相信我,他们一定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