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烹饪大赛(第2/5页)

顾舜华现在大概有一千五百,这样两个人加起来能凑两千块钱的本钱。

两姐妹在那里拿了小本本,掰着手指头算,锅碗大缸陶瓷盆都是之前用过的,不用再置办,这笔费用就省下了,房子也是一口气交了一年的租金,还可以继续用,需要劳力的话,陆大队长生产队里也可以帮忙,到了冬天了,正是农闲时候,花费倒是也不会很多,找五个人帮忙,一天给五块钱估计足够了,这样也就是忙上一周,满打满算肯定到不了五十块。

现在最要紧的支出就是购买调料和后腿肉了,调料的话,因为上次和雷老爷子单位的合作,倒是可以借用这边的门路,到时候以便宜价格给他们一批清酱肉,这都是事先说好的。

后腿肉,顾舜华和骨朵儿已经去了一趟农研所,他们的养猪所接下来陆续将有三十几头猪要宰杀,一头猪能够剔下来的后腿肉算二十斤好了,三十头也有六百多斤,另外大兴食品站那里还有十几头。

除了这些,顾舜华还通过陆大队长帮忙,找了别处的食品站,还有公社里自己私底下养的猪,反正各处凑凑,她估摸着能凑一千斤的上等后腿肉。

现在大家伙买肉都喜欢要肥的,这种瘦肉本身就不招人待见,她又一口气全都要,可以好好谈价格,她大致试探过,估计带着骨头的肉,也就是六七毛一斤能下来。

比起当初在大兴食品站买的一块五,那真是便宜了不少。

顾舜华道:“我们现在大概能凑两千一,但是后续我们还得买调料,调料钱算三百块吧,剩下的一千八,咱豁出去都买成肉,如果按照六毛五一斤带骨肉算,去掉骨头,是一斤肉一块三,这样我们能买一千三百多斤呢。”

骨朵儿有些兴奋了:“这可是一桩大买卖了!咱可得好好干!”

顾舜华:“调料的门路应该没问题,我们可以弄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后腿肉的价格,接下来我们抽时间,去和农科院以及各食品站都谈谈,谈好了咱就陆续开始收了。”

她十点半放学,中间时间一直跑去北图学习,现在学习也多少上道了,不像最开始时候那么难了,终于可以稍微抽时间来忙点别的了。

骨朵儿:“行,到时候咱们先去谈价格,争取谈低一点,多买点。就是怕量这么大,万一有个闪失,所以咱还是得上心。”

顾舜华:“好歹做过一回了,我心里有底,我倒是担心到时候收不了这么多,再怎么着,猪肉也是紧缺货。”

任竞年一直听着没说话,现在插嘴道:“也不用那么担心,后腿肉,一般人不舍得买,要猪肉就是要里面肥的,后腿肉不出油,又贵,里面还带骨头,买那个还不如买牛羊肉,还有兔子肉。”

他们校门外就有郊区农民进城卖兔子的,倒是挺便宜,才四五毛钱一斤,怎么也比带骨头的六毛多猪肉划算。

顾舜华想想也是:“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咱们的量虽然大,但货源是分了好几拨的,而且也不是一口气都宰杀了,他们宰了,反正咱们就去收,收一批就做一批,慢慢地攒着,等到明年开春卖,卖的时候,咱也不用非急着全卖出去。这是好东西,又经放,不怕坏,能放几个月呢。”

骨朵儿自然是赞同,再没别的犹豫,开足马力必须干,至于分成,两姐妹谈了谈,还是骨朵儿三成顾舜华七成,按照出资来说,两个人就是三七的出资,按照出力,骨朵儿肯定多,但是按照技术经验,还是得顾舜华唱主角,所以最后还是三七了,彼此自然都没意见。

等谈差不多了,骨朵儿离开,任竞年顾舜华也就准备带孩子出去逛逛了。

以前任竞年在廊坊,周末过来也是急匆匆的,还得准备考试,哪有那闲工夫到处逛。

现在倒是好多了,周末腾出时间来到处走走,北京的名胜古迹还是多,圆明园,颐和园,故宫,还有各种博物馆,都是给孩子长见识用的,趁着还没上小学,多走走看看。

今天一家子去的是八达岭长城,反正也不是很急,就慢悠悠地去,去了后,其实别的游客早溜达一遭了,他们在山下骑了骆驼,又坐了侉子,就是侧边带着一个斗儿的三轮摩托车,之后跑去长城上,看着风呼呼地吹着,任竞年还顺便教了孩子一首诗。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不早了,一家子累得够呛,稍微洗了洗,便准备着做饭,黄昏时候,各家都冒出来炊烟,两个孩子便在门前和几个小朋友玩儿,胡同里传来叫卖硬面饽饽的调子,顾舜华只觉得累又幸福,这日子过得啊,其实没有四合院,也是有滋有味的!

这时候陈翠月过来了,却是有些犯愁:“你哥单位这个出国的机会,你说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呢!”

顾舜华前两天也听顾振华提过,说是几个月前美国堪萨斯州外宾来到他们国棉厂参观,结果当时厂领导安排了几个操作冠军过去演示,顾振华作为整经操作第一名,当然也给外宾演示了。现在国棉厂打算派几名技术骨干过去美国的工厂参观学习新技术,本来这种去国外学习的事,那肯定是车间资历最老的骨干,可那次顾振华倒是给领导和外宾留下挺深的印象,人家竟然特意提起来,于是顾振华就成了“出国学习技术骨干”。

本来这是天大的好事,出国呢,谁不想出国,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出国,可问题是陈翠月打听了,这次出国,可能得学习一两年呢,要深入学习参观,还得让外国人把这个技术骨干给培养出来,这就等于留学了。

“你哥眼看着已经小三十的人了,到现在也不结婚,这要是去一趟国外,总不能娶一个洋媳妇吧,回头这婚姻大事不都耽搁下来了!”

陈翠月长叹一声,这么道。

顾舜华一想,好像也有道理,不过——

她道:“出国学习,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咱肯定不能不去,至于谈对象的事,一年多也不算多耽误,回来后也才三十岁,找对象不照样?”

陈翠月:“可惜了,你说秀梅这孩子,不是挺好的,怎么和你哥就成不了呢?对了,你问过吗,秀梅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她干嘛呢?”

顾舜华:“这就不知道了,自从她从我那房子搬走,我把那边房子退了租,联系就少了,也没细问过,妈你要是记挂这个,我倒是能去试探下秀梅姐现在的情况。”

依顾舜华的想法,其实这两个人也不是说没那意思,只不过性格上别扭,都不是主动走那一步的人,如果这件事作为一个契机,没准就成了。

陈翠月:“那敢情好!之前我让人给你哥相亲,你哥根本不搭理,我看那意思,可能还是记挂着秀梅。你赶紧和秀梅聊聊,要是她愿意,没准就成了,如果可以,说不定能带家属呢,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我听人说,只要孩子生在人家外国,外国人就把孩子当自己国家的,他们去了美国,说不定给我生一个美国孙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