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点一把火(第3/3页)

荣忠忙道不敢,待得林水月回去之后,将她的反应告知了皇帝。

御书房内的灯都让皇帝叫人给灭了,他独身一人,坐在了龙案后面,神色看不清楚。

而周遭的气氛,就好像是浓烈得化不开的黑雾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了人的心头。

皇帝面前正摆着的,是裴尘递上来的一封奏折。

这是那日裴尘在朝上请求皇帝为其赐婚,皇帝并未直接答应后,他转而来到御书房中,亲自交由皇帝的。

那日御书房内也只点着一盏油灯,灯光闪烁之下,只见得裴尘长身玉立,身姿虽然挺拔,瞧着却清瘦到了极点。

可他目光灿若星辰,开口却是皇帝不爱听的话。

那日皇帝发了很大一通火,而自那日后,裴尘便告病在家。

皇帝清楚,裴尘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同他无声的抵抗。

“什么时辰了?”

荣忠忙道:“子时三刻。”

他端着小心道:“皇上,夜深了。”

却听得皇帝的声音里,难得的带了些沧桑:“朕还记得,恒儿出生之前,也是冬日。”

“父皇因着皇兄之事责难于朕,将朕贬至鄞州。”

“当年的鄞州,地处偏僻,百姓也少,朕到了鄞州后,所住的院落格外破旧,连带着穿的衣裳,都是多年陈腐他人不要的。”

“是安晴,顶着孕肚一针一线地为朕缝制新衣。朕在外为百姓奔波劳碌,她怕朕冻着,总是熬了一宿又一宿的,待朕发现时,她眼睛都快看不清了。”

“全凭着感觉摸索,却也坚持给朕将要用的衣裳做好。”

荣忠听了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安晴是皇帝的发妻,当年在皇帝落魄之时,唯有这位发妻陪伴在身侧,不离不弃。

只可惜命不好。

皇帝一朝东山再起,却被当年的北陵王劫持了发妻,在北陵王疯狂发作之下,安晴不欲皇帝为难,自刎而亡。

那之后,北陵王身死,皇帝登基。

可安晴却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悼念亡妻,当年不足三岁的太子直接被册封,搬入东宫。

此后,皇帝对太子也十分宠爱,近乎到了溺宠的地步。

不光是因为顾及亡妻情谊,更多的,也是因着皇帝对安晴的死,有着深深的愧疚。

他打下江山之前,曾信誓旦旦与安晴说,日后有他在,再也不会让安晴过苦日子。

却在安晴被挟持之时,生出了犹豫。

安晴实在是一个太聪慧不过的女人了,她看出了他的犹豫与动摇,才会那么毫不犹豫地自刎。

她成全了他的江山社稷。

却叫皇帝永世都挂念着她,以至于半生都不得解脱。

恒是太子的名,安晴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日,皇帝都将太子带在身侧,亲手抚养长大。

所以,纵使后面太子如何顽劣,做出何等残暴之事,皇帝都始终觉得,他还是那个依靠在了自己的肩头,问他母亲去哪里了的孩子。

荣忠轻叹了声:“太子爷听闻您这几日有些咳嗽,还特地命人搜罗了些药材,适才送入了宫中。”

皇帝听了,轻笑了瞬。

“夜深了,歇了吧。”

“是。”

而那天之后,林水月便在府中,白日同林老夫人做些腊肉香肠,空了看些闲书。

日子过得如此前一般悠闲自在。

林府的大门紧闭,将所有的流言蜚语阻拦在了门外。

奇怪的是,林老夫人应当也有听闻了些什么,却从不在她面前过问。

一直到了除夕这日。

林水月如今不在朝上,却也收到了宫中的帖子,让她入宫赴宴。

除夕宴上,文武百官与所有的家眷都在,同庆年节。

林水月却不打算带林老夫人去。

林老夫人也未问过她的打算,只在将她送上马车之前,淡声说道:“我在府中等你回来。”

林水月微顿,随即轻声应下。

随后马车悠悠向前,驶出了秋叶胡同。

嬷嬷站在了林老夫人身边,担忧地问道:“您怎么也不问问小姐的打算。”

“问什么,问了又帮不上忙。”林老夫人轻笑:“这孩子的主意大着呢。”

话里还有些微的骄傲。

林水月一路入了宫中,引路的小太监,将她带进了大殿。

人方一出现,便听得周遭都安静了瞬。

“她怎么还有脸出现?”

“除夕宴大约是她最后的机会了,可不得要趁此机会前来表现。”

“嗤,真以为自己还是从前的无钱了?”

林水月充耳不闻,一路叫人领着,坐到了宴席的末尾。

一般而言,这样的位置,都是留给了那些品级极低的官员的。

不说朝中重臣,连带着一般的世家子弟,都不会坐到这样偏僻的位置上去。

林水月今日穿了身绯色衣袍,外面罩了件雪白的狐裘,衬得她姿容越发出色。

可这样的姿容,这般娇艳的模样,却是被放置在了角落。

周围都是些低品级,甚至连皇帝的面都不曾得见的官员。

瞧着不光格格不入,还十分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