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替考(第3/3页)

“但凡事不能够随便开先例,尤其是似余夏这等身份特殊之人。若只因他得了林大人的亲眼,便能一路飞黄腾达,至皇上面前做学问的话,于旁人而言,确实是有失公允。”

“不错,何况明年便要开科举了,今日的策论大典,对任何一个学子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林大人将这等场合当成是什么了?”

他们群起攻之,林水月依然处之泰然。

激得这群人更是疯狂,正欲再开口时,却听裴尘道:“林大人做事,自来都不是任性妄为。”

他一开口,周围皆静了。

说来这事,在许多人眼里都是荒唐至极的。

林水月身为一个女子,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之下,句句都是在为一个小倌说话。

若非在林水月身上吃过不少的苦头,只怕都要有人说她不知检点了,肆意妄为了。

而裴尘作为林水月的未婚夫,竟然向着她说话。

甚至言语里还有庇护那余夏的意思。

胡西西坐在底下,见状对樊篱道:“裴大人可真是个好男人。”

樊篱:“我也信你。”

胡西西脸蓦地红了,一时说不出半个字来,磕磕巴巴地道:“胡说什么呢。”

众目睽睽之下,林水月缓声道:“敢问诸位,谭寅是太傅之子,身上还有举人功名,若他今日来参加策论大典,是否合理?”

这话问得,底下人面面相觑,不知她是何意。

裴尘淡声道:“自是合理。”

“谭寅合理,余夏便更加合理了。”林水月淡声道。

“一个是官宦子弟,且出身清白,另一个不过是个下贱的小倌,连带着功名都没有,这二者如何能够相提并论?”太子嗤声说道。

旁边的瞿斐然皱眉道:“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谭寅怪怪的……”

身边的齐铭晔点头道:“他不像是胸有沟壑之人。”

白羽笑道:“最有意思的是,六年前他科考时,可是一朝中举。”

旁边的王晗正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见状也迟疑道:“我家兄长也是那一年的举人,记得曾经听他说过,那一年竞争极大,谭寅平日里游手好闲,也不知是如何考上的举人。”

谭寅旁人不清楚,他们同处京城还能不知?对方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此前一直跟在太子身边,耀武扬威的,是最令人讨厌的那种公子哥。

“先听林大人怎么说。”

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林水月身上,就听她道:“如若谭寅的功名,皆是他人替考的呢?”

此言一出,满场死寂。

哪怕是此前有所猜想,在听得林水月所言时,白羽还是瞪大了眼睛。

“替考?这、这未免也太胆大了些吧?”

“不是胆大。”徐子乔面无表情,冷声道:“而是朝堂腐朽。”

齐铭晔面色微动,淡声道:“子乔,慎言。”

白羽却已经瞬间明白徐子乔的意思了。

若是替考,那么这整个朝野上下不知腐朽到了何等地步,竟然连举人都能作假。

繁华之下,竟都是枯骨。

“林水月,你信口雌黄!”谭素月色变,高声道:“你知道科考上下查得多么严格吗?就胆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林水月直接无视了她,声音不带一丝一毫的情绪:

“所以从一开始,设计的人就是余夏的父亲。”

“此人,我想在座的人,尤其是齐山长,应当对他很熟稔。”

齐一鸣微怔,看向了林水月,就听得她道:“余夏的父亲,是前仲怀书院的山长,孟兆平。”

“孟先生!?”有人倏地起身,神色巨变。

“余夏是孟先生之子?”

“怎么可能,孟先生姓孟,余夏不是姓余吗?而且孟先生确实是有个儿子,但在他伏诛之前,他儿子不就已经没了?”

闹哄哄中,唯有太子皱下眉头。

他根本想不起来孟兆平是谁。

还是旁边的张弘提醒道:“孟兆平是京中大儒,从前与田阁老、齐一鸣二人齐名,后还被举荐入了朝堂,做了翰林院学士。”

“大概六七年前,孟兆平因为科举舞弊案伏诛,此后仲怀书院就散了。”

提起孟兆平,许多人是又爱又恨。

因着此人确实极富才学,追崇之人无数。

但却在入了官场后,收受贿赂徇私舞弊。造成科考试卷外漏,而致使无数人被取消了功名。

“孟兆平是罪臣,若按林大人所言,余夏便是罪臣之子。”那谭正华抬眸,眼里肃杀一片,与林水月对视道:“林大人话里的意思,是一个罪臣之子,替我儿考上了科举?简直荒谬。”

“确实荒谬。”林水月无惧他的目光,一字一顿地道:“谭大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怎地不提?”

“还是杀人放火之事做得太多,已经不懂心虚为何物了?”

“往徽明书院所在的客栈中放火当晚,谭大人也在府中睡得香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