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合作(第二更) 技术含量低就容易被仿……(第2/2页)

“啧啧,你可真敢开口啊!一个一百?”

宋招娣还是那句话,“快时尚卖的就是设计!”

她帮他算账,“圣诞市场你应该也有不少摊子吧?那周末人流量有多少你肯定知道了?我们今天卖了多少货你也有数吧?”

“你肯定也算过能把一支发夹的成本压到多低了?就算按一元算,能轻松卖到5元,你又不止在G市卖,翻几番的生意,你为了一百块不做?”

小林暗中点头,他确实算过,她们的摊子到收摊至少卖了一万五,他有出货渠道,春节前后轻轻松松能卖五六万支发夹。这一单最少就能赚十万。

他的笑容终于多了点诚意,语气也没有刚才的轻慢了,“除了发夹,你们还会做什么?”

这好好说话时也是个周正的年轻人嘛,怎么那么坏呢?

宋改凤心里憋着气,直接把这个姓林的对标厂区录像厅最火的港片古惑仔里的山鸡。

不,山鸡是浩南的好兄弟还讲义气,这崽种怎么配叫山鸡,她要叫他……丧彪!

临走前丧彪叫她,“喂,高妹!这是我名片。样品做好了打电话给我,传呼也行。”

宋改凤接过名片看都没看塞进口袋。

回去的路上,徐山平察觉两个妹妹没刚才在银行那股兴奋劲儿了,改凤脸上还带着点怒气,小妹一直在出神,难道是去找陈阿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宋秋凤浑然不觉,一路都在微笑。

妹妹们果然说得没错,她宋改凤离开工厂也能赚到钱。嗐,她来之前还怕自己说的广东话没人能听懂,会被人笑话,其实一点事儿都没!她收钱算账一点也不比其他人慢。

四人各怀心事回到工厂区,到一家小馆子吃饭庆祝。

等菜的时候宋招娣说了林地头蛇的事,宋秋凤惊得连筷子都掉了,“什么?那是说,以后咱们不能再卖发夹了?他怎么能这样呢?”

宋招娣跟她讲:“其实,就算没姓林的这事,我也不打算再做发夹卖了。”

“为什么呀?”

宋招娣解释,“发夹的技术含量太低了……”

“什么是技术含量?”

宋改凤闷闷呼口气,“技术含量低就是咱们能做人家很快也能学会的意思!唉,恐怕今天买咱发夹的好多人这会儿就在琢磨怎么做呢!到时候,人家也拿出来卖——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几个外来妹打工仔,连市中心都没去过几次的土包子,凭什么跟人家打擂台?”

宋秋凤垂头丧气,唉,这么好的来钱机会,就这么完了。

“别急,只要肯动脑子不怕吃苦,到处都有赚钱机会。”宋招娣鼓励大姐,“不做发夹,咱们还不能做别的东西么?”

正好他们点的菜来了,宋改凤叫服务员,“再开两瓶啤酒!咱今天必须得庆祝一下!小妹也喝一点。”

半杯啤酒下肚,宋改凤又乐观起来,“林丧彪已经答应给我们花市摊位了,咱们能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买衣服的赚头,只会比发夹更多!来,干杯!”

她要好好整理一下今天摆摊的经验,有什么是可以再用的?下次是不是借个录音机弄两盘磁带放点歌?她留心看了,今天市场上有音乐的摊子比其他的更能吸引人流。还有什么是需要改进的?花市摊子应该可以挂三面展示墙,该怎么布置……

四人吃完庆祝大餐,宋改凤递给小妹一张名片,“你做好了设计就联系丧彪吧!到时叫上我陪你一起去。千万别自己傻乎乎去见他!那崽种不像好人!”这话可不敢在大姐面前说,她只会白担心。

回厂的时候徐山平悄悄跟宋秋凤说,“工厂里的人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赚一千多,咱们这才几天就赚四五千,要是让人知道了,哪有不嫉妒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回去后咱们把嘴绷紧了,一个字也别提今天摆摊的事!”

秋凤闷闷点头,这个小妹早就叮嘱过她了,就连去二妹那儿做发夹她都说是姐妹聚会。唉,原来在他心里,她就这么缺心眼?

宋招娣回到宿舍,林娇已经回来了。

她皮笑肉不笑问:“你今天去中大的圣诞市场了?我好像看见你了。”

宋招娣也笑着敷衍,“对啊,去逛逛。你也去了?买什么了?”

临睡前她把丧彪的电话和传呼号抄在本上,忽然觉得,哎?林通求?这名字很像在哪儿听过啊……

G市姓林的很多,粤人认为圆融才能如意,所以孩子名字喜欢用球啊,珠啊之类象征“圆”的字或是同音字。大概是这样才有熟悉感?

快要睡着时宋招娣猛地坐起来,林通求?

这、这不就是上辈子二姐那个没成的对象的名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