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159-161岁试+报恩(第2/3页)

众人又读了会书便各自回去睡觉去了。

如此在府学学习了几日,终于迎来了岁试。

令秦贞郁闷的是,他们这些年轻体壮的,被安排到了贡院考试。

因为人数太多,府学排不开。

宋贤缩着手道:“我感觉咱们也算幸运的,起码在贡院还有号房,虽说挡不了多少寒冷,可也比那些在府学操场上考试的师兄们好点。

秦贞道:“说来也是,加油吧!””

没想到,运气这么不好。

一早起来就飘起了雪花,现在是越下越大。

而他们也没有任何准备,出来带了一壶热水,经过一个时辰水早就冷了下来。

秦贞冷得直打哆嗦,写出来的字都自带抖性。

好在岁试也就场三场,每场二个时辰,一共一天半的时间。

除了第一场没有任何准备之外,余下的两场他们都准备了汤婆子、暖手炉。

秦贞这次说来了就不回去了,阮氏还特意给他带了斗蓬。

岁试也不像正经考试那样麻烦,不允许你这个不允许你那个。

饶是如此,秦贞的大耳朵也给冻了。

晚上吃饭时,总感觉耳朵痒得厉害,揉了揉、捏了捏,一点用都没有。

坐在他旁边的宋贤咦了一声,“你这耳朵肿了。”

跟被蚊子咬了似的。

耳朵本来就大,现在看起来更大了。

秦贞从铜镜里照了照,苦哈哈道:“一会用热水敷一敷不知道能不能好。”

杨喜道:“佟师妹那儿应该有带冻伤的药,明日你去给他们家修画时,问问。”

秦贞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这次考试也把吕先生冻得不行。

考完第二天,便急着要回去。

王福礼因为要成亲,也与吕先生一道同行了。

杨喜知道他的成绩上不了府学,也背着包离开。

李青云和朱玉山还想搏一把,再加上李青云要跟秦贞学画画,决定不管上不上得了府学,都留到成绩出来。

是以,朱玉山也与他一道留了下来。

秦贞他们给吕先生送行时,忍不住道:“先生,您怎么不参加乡试呀。”

他一直觉得吕先生的学问蛮好的,参加乡试不一定过不了,何必每年受这样的苦。

就像佟先生人家只中了个童生,也不用来参加岁试。

可吕先生不一样,听说二十来岁就中了秀才,到现在也这么多年了,不可能中间没想过参加乡试呀。

吕先生道:“别问我,问我就有阴影。”

当年他也参加过,毕竟二十来岁的秀才,也有骄傲的资本。

岂知,一进考场,给他分配的位置实在让人一言难尽。

七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那一年又许久不下雨。

白天热还能挺过去,大不了多喝些水,可到了晚上隔壁那个胖子呼噜声起此彼伏,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

天气又热他离厕所又挺近,那味道简直终身难忘。

现在想想都不寒而栗。

吕先生回来后,生了一场重病,以后一说起乡试,他就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恐怖。

这么多年来也没鼓起勇气再试一场。

吕先生走后,朱玉山道:“被他这么一说,我都有点害怕了。”

他身体一向不怎么好。

在里头待九天,谁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

秦贞揉了揉痒得抓心挠肺的耳朵,咬牙道:“不管怎么样,热总比冷了好。”

他是决定了一定要过了乡试。

不管多少年,能少参加一次岁试就少参加一次。

岁试成绩大概在十一月底出。

秦贞他们几人早上在府学蹭课,下午抽时间把内容整理整理。

每天还得抽出一个时辰去许中义那里帮忙补画。

好在许中义的画需要补的地方不多,用了七天时间终于补完了。

许中义长长吐了口气,“这画要是让我补,还不知道补到什么时候。”

秦贞道:“我补得也不快。”

因为时间久了,颜色怎么配与新的都不太搭,中间丢失的纹路还得查资料来对上。

好在佟二懂得还蛮多,以前也帮佟先生补过画。

有她帮忙,速度提高了不少。

趁着佟二去厨房看饭菜时,许中义悄声道:“我以前一直觉得师妹,可能……”

顶多就是识几个字。

从未想过佟二会比他学得还好。

懂的东西一点不比他少,看的书更不用说了,偶尔他不太明白的东西,佟二还能与他一起查找。

秦贞望天,这特么又是暗戳戳地被喂了狗粮。

李青云道:“这样多好,夫唱妇随!”

他们家娘子与他成亲的时候半个字不识,还是婚后他偶尔教上几个字。

因为基础太差,他自己也没多少时间,反而两人聊天时,除了家里长短就是孩子这些。

听许中义这么一说,李青云倒是羡慕了起来。

秦贞被狗粮喂饱了,吃饭的时候吃得并不是太多。

画算是彻底补完了,又清了一笔债。

以后没什么事就不用来许家了。

送两人出门,许中义道:“你们平时都在家里做什么?”

秦贞把大家的安排一说,笑道:“师兄不会也想过去凑热闹吧!”

许中义笑道:“我有时间就过去。”

他现在早上在私塾教书,下午在家里读书。

佟二是懂得东西挺多,不过讨论起来,他始终觉得还是与秦贞他们比较好些。

秦贞道:“师兄随时可以过来。”

说完与许中义挥挥手,和李青云一道回去了。

秦贞刚考完试的时候李三就过来了,问他是不是可以给叶大人画了,结果他还要给许中义补画,双方只得约好了待许中义这边完事后就画嫁衣。

有了上次县主那件嫁衣的在前。

秦贞这次又重点问了对方要嫁的人,还有自家的身份等等,确定了能用的图案。

便开始了自由发挥……

这年头的嫁衣都比较宽大。

秦贞设计的时候特意让衣袖和肩膀那里紧一些,重点用在裙摆上头,与次县主的重点放在上衣与前胸不一样。

再加上县主身份摆在那儿,金丝银线等等用的比较多。

这一次两件嫁衣,图案更倾向于同一个色系。

时间依然和前面补画时一样,早上读书,下午挪出一个时辰来工作。

李青云看他将一件衣服分了好几个面来画,奇怪道:“这是什么画法,我从未见过?”

秦贞道:“算是三视图吧,前后左右,让人看得更清楚一些。”

需要细节标注的地方再放大画一张细节图,如此一来一件衣服画好,差不多得十来张纸。

这次他还加入了发形和花冠,看得李青云晕晕乎乎,直到秦贞画完了一件嫁衣,李青云才不得不感慨,想赚钱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