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234-236舅舅(第2/3页)

“舅舅……”

秦贞只觉得喉咙一哽,忍住没让眼泪落下来。

若是他娘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有这样爱自己的父母,一定会很开心。

可秦贞还是没忍住眼泪扑哧哧地往下落。

虽说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不过郑王还是很郑重地告诉他,“咱们这关系,你如今自己知道便成,谁也不要说。”

秦贞用力点头,“王爷放心,我都明白。”

郑王能告诉他,高僧暗示皇帝是他挡了大皇子的星光。

这其中自然还有另一番意思,一山不容二虎。

天不容二日!

既然他能挡大皇子的星光,那么只能说明他的身份……

所以,这也是他目前不与阮氏相认的原因。

郑王道:“回京后,大概我就要去西疆了,到时候我会亲自去见你娘,待你过了殿试之后,只管在京里便成,你娘她目前还不宜进京。”

“都听王爷的。”

就算是现在阮氏来了,他也没住的地方。

郑王道:“那宅子你住着,有什么事你只管吩咐小勇。”

秦贞除了点头还是点头。

郑王伸手又弹了他一下,“你怎么这么傻呼呼的呀?”

秦贞:“……”

秦贞觉得这个世界挺玄幻。

他一直把郑王当成老板来对待,不料老板突然变舅舅了。

所以说,他现在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

嗯哈哈!

感慨了一会,又忍不住心里难受,阮老爷子可曾想过,自己在京都的时候,其实闺女也在京都,自己在西疆驻军的时候,闺女其实就在旁边。

这样近的咫尺天涯,秦贞越想越难受。

郑王道:“行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哭什么,你外祖若是在天有灵,有你这么一个乡试同样上了榜首的外孙,不知道多开心呢。”

秦贞咧咧嘴,笑的比哭还难看,抹了把眼泪道:“我就是为我娘和外祖难过。”

明明离得那么近,却到死都未曾再见面。

东哥儿也在一旁偷偷摸眼泪。

郑王一人给了一记,“都给我滚回去睡觉,一个个哭哭啼啼跟个姑娘似的。”

秦贞想说,人家本来就是姑娘来着。

大概因为搞艺术的,天生就多愁善感。

秦贞这眼泪是回到小院了还怎么止住。

小勇:“……”

这风沙好大,眼睛都肿了。

第二天,天不亮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京了。

到了京都正是晚饭时间。

小马与卫二一并来找宋贤,约他去回风楼吃好吃的。

据说那边出了新的菜式。

恰在这时,秦贞抱着大鹅,小勇驾着马车回来了。

后头还跟了一匹大马。

小马一见他,立马道:“瞧见没,瞧见没,我就知道这货一说吃好吃的准进门。”

秦贞将抱了一路的小七,脚上的绳子给解开。

一获自由,小七立马扑着翅膀在院里开始撒欢。

小勇则是把马车和马都带到后头去了。

秦贞道:“这是准备去哪吃饭?”

“回风楼。”

秦贞一听这三个字,生生打了个哆嗦。

宋贤想起他前几天去过一趟回风楼,可听说那天没在那边吃饭。

再问旁的也问不出什么。

现在看他这模样,就知道秦贞怕是不乐意去那边,便道:“要不咱们换个地方吧,上次吃的河鲜就挺好。”

秦贞秒懂宋贤的意思,忙道:“我还没吃过回风楼的饭呢,听说是咱们宛城的菜馆。”

小马道:“对呀,知道你们想家了,所以特意带你们去吃一顿。”

秦贞回屋洗漱了一下,顺便换了身干净的衣裳。

四人这才坐着车去了回风楼。

小七本来也想去的,秦贞一咬牙,让小勇把它看好了。

上次秦贞步行走了一个时辰,两只脚都快磨出血泡来了。

今日坐着马车,倒是时间缩短了一大半。

小马还在车里放了不少零嘴。

四个人一边吃,一边赶路。

小马压低了声音道:“阿贞,有件事我得给你透个口风。”

秦贞大概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不过还是秉住呼吸,把身子给探了过来。

宋贤和卫二也将脑袋凑了过来。

小马道:“大概郑王一家要离京了。”

郑王班师回朝的时候,恰是正月底。

二月马上就要会试了,所以,皇帝也没给什么奖励。

结果,这会试成绩才出来没几日,皇帝又下令要让郑王去西疆了。

京里这些人精,一个个虽没明着传是什么原因让皇帝连大功臣都没来得及奖励,就将人给打发到驻地。

私底下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马大人昨天晚上与小马说这事时,忍不住叹了好几口气。

如今郑王在朝中的声望,在军中的威望,办的哪一件事不是百姓和朝中大臣都拍手叫好的。

皇帝却因为一个什么高僧的话,就将他赶出京都,不止寒了千万将士的心,也让朝中许多臣子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今日朝上,有位脾气刚烈的御史上书求皇帝收回成命。

甚至还上书了遵阳夫人多条罪证。

可皇帝一个字不听,直接将人拉下去打了五十大板。

当时有几个拦着不让打的,也均被皇帝给罚了。

一时间,朝中众人议论纷纷。

是以,郑王离京这事已经板上定钉了。

皇帝现如今,只听遵阳夫人一人的。

秦贞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可现在听说御史谏言,居然被打了五十大板。

连拦着的也被处罚了,听得眉头不由的就拧了起来。

这什么狗屁皇帝,先不说那和尚所言是否真实,就说皇帝这种偏听信,对一个乳母宠信到这样的份上。

简直是糊涂至极。

秦贞道:“那太后就没意见?”

卫二道:“你们怕是不知道,太后其实并非圣上的生母。”

皇帝的身世说起来还有点传奇,先帝一共八个儿子,老大、老二早夭,老三、老四,也就是瑞王和端王。

老五也是自幼体弱多病,十四岁那年没了。

今圣是第六子,生母是个小宫女,也就被临幸了一次,连圣上都忘了这么一回事,可后来她偏偏生了个儿子出来。

恰好当时的惠妃也就是当今太后,生七皇子的时候难产了,惠妃倒是保住了,不过孩子没保住,先皇便让六皇子养在了惠妃的膝下。

惠妃是先皇的表妹,就等着生了孩子封后呢。

结果,儿子没了,自己以后再也不能生了,虽说养了六皇子,可毕竟不是亲生的。

先皇喜欢惠妃,连带着六皇子也成了他的心肝宝贝,后来也就顺利继位了。

惠妃性子好,又与先皇感觉颇深,先皇去逝后一心吃斋念佛。

圣上这些年来对她也算孝顺,可遵阳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