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252-254农书+插画+表扬(第2/3页)

宋母说宋贤与他爹长得一模一样,可光看这画像,秦贞是无法将之与宋贤联系在一起。

这画也太抽象了。

叶大人摇头,“老夫是觉得这玉佩看着有些眼熟,但是这人确实没见过。”

秦贞呼吸一窒,快速看向宋贤。

宋贤也在看他。

饶是宋贤差点把早就猜测到的那句话给喊出来,可最终还是把话给咽了下去。

与叶大人道了谢,将画小心翼翼地给了收起来。

叶大人道:“不必客气,若是信得过老夫,老夫再帮你问问。”

宋贤点头,又与叶大人道了声谢。

见时间不早了,两人带着画才出了叶家的门。

上了车,宋贤将东西放好,道:“阿贞,我请你吃鸡爪吧!”

秦贞道:“能否再吃条烤鱼?”

宋贤呲他,“你别得寸近尺。”

在叶家走了这么一趟,两人一致认为,宋贤爹的身份,要么不可说,要么就是一场骗局。

可宋贤那玉佩着实不像普通人该用的,所以只能说身份不可说。

宋贤买了好几斤的鸡爪,拉着小勇一道啃。

三人到快到宵禁了才回到家。

宋贤今日买的鸡爪特别辣,啃了半晚上,嘴唇都快变香肠了。

回到家宋母屋里的灯还亮着,等着他给答案呢,秦贞拍了拍他的肩。

宋贤重重吐了口气,踏上了台阶。

秦贞见他进了门,才回去洗漱睡觉去了。

本来还想着,今天晚上让沈君月把他的东西给钉正完,不料,跟宋贤在外头晃荡了大半晚上,回来沈君月已经睡下了。

秦贞刚洗漱好躺到床上,就听到客房传来一阵哭声。

秦贞默了一会,把枕头放到头上,开始数绵羊,数到一千八的时候,哭声止住了。

第二天,愣是没爬起来,还是小勇进来推了他好几个,才爬起来的。

小勇道:“大人,今日小的再送您一天吧。”

昨天两人说好了,今日秦贞要骑他的甜甜去衙门的,结果,折腾了那么久,晚上回来宋母又哭了半个时辰,他估摸着秦贞根本没睡好。

秦贞早饭都没吃直接带上了车。

结果,一上车倒头就睡,到了衙门口,小勇掐着时间才把他喊醒。

秦贞揉了揉脸,苦哈哈道:“为什么不能把上班时间调一下。”

早九晚五其实很人性。

现在他们是早五晚三,根本没有必要好吧。

难不成闻鸡起舞是这么来的?

哭!

秦贞晚上没睡好,白天精神也不太好。

好在今日燕大人安排他去卫大人那儿帮忙画插图。

干回老本行,还是最简单的线稿,秦贞做起来得心应手,跟玩儿似的,只一眼就将整幅图给记得七七八八了。

画得比原稿还要好看。

卫大人比秦贞早来三年,虽说是前辈熬了三年,现在职位还没秦贞高。

年纪也不是很大,两人倒是还挺能聊得来。

且卫大人也与秦贞一样,靠自己的努力一路过五半斩六将上来的,身上就少了李玉杭和徐志明这种在京里长大,天生感觉高人一等的官N代的习气。

两人合作的相当愉快。

李玉杭今日跟着另一位姓徐的大人一起去查资料了。

秦贞速度快,把卫大人这儿积压的上百张图稿一早上全给画完了。

卫大人:“……”

所以,老燕说的是对的。

这孩子工作效率又高,人又实在。

一早上愣是连个厕所都没去。

到了中午吃饭时,秦贞才听另一位大人道:“小秦啊,你这速度也太快了!”

办事效率也太高了。

本来老燕安排他和李玉杭去找资料,纯粹就是想整下李玉杭。

谁叫两人打小就不对付。

三年前李玉杭没过会试,老燕过了,于是老燕狠狠得意了一翻,可三年后,李玉杭运气好中了个榜眼,先入中进士的老燕哪能咽得下这口气。

好在这次翰林院的几位大人都不在,老燕又是负责农书这块的。

便让他给三位新人安排工作。

这不就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谁知道,秦贞办起事来这么认真努力,倒是没整到李玉杭。

秦贞:“……”

所以,现在他是无意中得罪了燕大人?

老实工作也有错了?

卫大人拍了拍他的肩道:“没事儿,燕大人不是那种人。”

秦贞也希望燕大人不是那种人。

吃完饭,他睡了一会。

迷迷糊糊的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道:“秦编修,秦编修,刘大人回来了。”

秦贞印象里的刘大人,还是砚城的刘学政。

昏昏沉沉地爬起来道:“那太好了,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他。”

卫大人:“……”

秦贞跟着大家一起到了刘在人的“办公室”,直到见到刘大人的人,他才如梦初醒,这还真是睡迷糊了,以为自己还在府学呢。

刘大人是翰林院的老大,正三品的学士。

这几天陪皇帝去祁福了。

今日一回来,就来衙门了,一是看下大家最近书编得怎么样了,二是想看看新来的三人适不适应工作。

燕大人这次被委以重任,很自然地给大刘大人汇报了一下工作。

刘大人听完,跟所有领导一样,做了几句总结发言,便将大家给打发走了。

秦贞刚一转身,就听刘大人道:“徐修撰、李编修、秦编修留下来。”

秦贞只得缩回来,继续听训。

刘大人道:“徐修撰正在做钉正工作是吗?觉得如何?”

徐志明笑道:“回大人,通过这两天的查资料,下官学了不少的东西,以前从未想过种地还有这么多学问。”

徐志明当场写了八百字的小作文,把这几日的体验和生活声情并茂地给说了一遍。

就差没喊一句,在刘大人的英明领导下云云了。

李玉杭前两日与秦贞一次查资料,几乎都是秦贞在出力,他觉得特别轻松。

可今日与他一道的徐大人是进了翰林院九年的老前辈了,不管年纪还是经验都比他丰富的多,官职也略高了一级。

几乎都是指挥他干活的。

李玉杭憋了一肚子的气。

可又不好意思说老徐不行,便十分委婉地提出,“大人,下官听说秦编修那边的插图已经画完了,他是否可以回来与下官一道查阅资料了?”

秦贞:“……”

刘大人道:“怎么李编修与徐修撰合作不愉快?”

李玉杭忙道:“大人误会了,秦编修是从小镇来的,在农作物上面特别有经验,下官觉得这样查找起资料的话,更能事半功倍,而且秦编修还从查阅的资料中,找出了许多不足之处。”

说完,便对秦贞道:“秦大人,你的那个笔记不如给刘大人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