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369-371置业+恩科(第2/3页)

小马一拍大腿道:“那我回头也买个铺子去!”

说完,起身就跑了出去。

秦贞刚站到沈好文旁边看他写了会文章。

小马又急吼吼地跑了回来。

“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小马这次过来,是跟秦贞说在他们老家那边已经把地买好了。

他买了八百亩,给儿子和外甥各四百的小庄子,秦贞自个人买了五百亩。

三家的地都挨在一起。

已经开春了,马上要春耕了,小马过来想问问沈君月地里种什么好。

他们那边种麦子的多。

秦贞道:“我去看看起床了没。”

沈君月虽然平时蹦得欢,但是不得不承认,肚子一天比一天,从宋义出生到现在二十来天了,沈君月的肚子肉眼可见的生长。

每日吃的也没前段时间欢了。

走路确实越发的困难,每天中午饭后都得在床上睡上一个时辰。

秦贞让小马看会两孩子,便去了沈君月屋里。

沈君月睡得时间也不短了,听见开门声,翻个身想看看是谁,结果一时没翻过来。

秦贞快速上前,将她给扶了起来。

沈君月睡得还有点迷糊,“怎么了?”

“马师兄说咱们那边的地已经买好了,今日来送地契的,说是已经开春了,问问咱们的地种什么好。”

沈君月道:“我没去瞧过,说不上来。”

“他们原先种的什么?”

“小麦吧!”

秋天还会种玉米、土豆、红薯等等,秦贞记得当时编农书时特意写过那边的农作物。

于是,从桌上把书拿过来,翻到了宛省。

都是挺普通的东西。

沈君月道:“种花生、红薯、芝麻、大豆和玉米吧,小麦咱们种冬季的。”

这些东西他们要是熟悉了比别人夏季种的要早两个月,到时候还能抢个好价格。

且那天郑王还问她,家里的酒还有没有。

沈君月就顺嘴说了一句,待过了年沈二夫妻回去就能酿了。

郑王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本王自打喝了你酿的酒,就再也喝不下去别的了。”

如今这些东西种下去,他们酿酒的时候刚好用上。

秦贞道:“那我与马师兄说一声,他们家也跟咱们一起种吧!”

沈君月道:“要是他与咱们一起种的话,那就再加两种。”

她把需要的东西全给写到了纸上,什么东西多少亩,怎么个种法,农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想了想道:“种子的话,最好能从从咱们那边拿。”

她带了双儿两年,许多种子都是精挑细选的,比起这种的种子更耐旱和抗病早害,收成也能提高一成。

秦贞道:“那就得等二哥回去了。”

“二哥明日就走。”

听说郑王等着他们的酒呢,沈二那是开心坏了。

他们家的酒已经大半年没酿了。

酒坊不开张,不止家里没收入,整个镇上与他们合作的百姓也少了收入。

秦贞索性把单子抄了两份。

一分给小马,另一份给沈二。

沈君月道:“还有,让双儿跟着一道过去种,双儿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应该比那些庄户懂理更多一些。”

秦贞把要求与小马一说。

小马倒是无所谓,这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要卖给秦贞的,有秦贞的人过去那是更好一些,谁叫人家是甲方爸爸。

小马道:“阿贞,你说我把你们隔壁的铺子盘下来怎么样?”

秦贞没想到他思维跳的这么快,明明手上拿的是种地的单子,结果话却转到了铺子上,一时有点懵,“为什么要买铺子?”

小马道:“照你这么说,要是不迁都,那么西都肯定得扩大。”

东西合半,光是从地盘上就大了一倍多。

再加上北卜让出来的那些地盘,将来各衙门的人肯定得增加,京都的人不说再增加一倍,三分之一肯定是有的。

秦贞道:“好像是这个道理。”

“所以,咱们现在倒是可以在京都附近置办产业了。”

他说的产业,包括铺子、田地。

甚至还有宅子,到时候人一多,什么东西都水涨船高,他们现在买了将来不亏。

就算是东西不长价,宅子租出去,铺子做点小生意也是稳赚的。

秦贞咧列嘴,“你这些话得找小月说。”

他们家他就不管钱。

身上永远只有几十两。

想想好心累,每天累死累活的,不管是本职还是外块,都赚得不算少,结果手上总没什么钱。

小马噗他,“你就知足吧,你知道吗?我娘一个月只给我十两银子。”

想他一个朝廷命官,孩子他爹,一个月只有十两。

花超了还得让媳妇给垫上。

多没面子,连请朋友吃饭都得思索再三,还不如他以前没成亲时。

秦贞这已经很好了。

秦贞:“……”

小马见他不服气,还给他科谱了一下,自古都是老婆管钱的道理。

总之,你只管卖命赚钱,别的不要想。

秦贞被小马说得更郁闷了。

晚上吃饭时多啃了一个鸡腿。

小马头一天给秦贞说,第二日陈氏就来找沈君月说了。

两家要一起买铺子、买宅子的事。

秦贞偶尔听了一句,吓得心惊肉跳的。

虽说上次把郑王给的地契和银票给还了回去,不过郑王没要,直接给了他。

可是秦贞还是觉得用郑王的钱挺奇怪的。

陈氏走后,沈君月让他帮忙将手上的账都给算了算。

上次买铺子,花了八千两。

秦贞的稿酬加上平时画嫁衣的银子,一共有七千两。

沈君月自己又添了一千两。

铺子拿到手事,装修、买东西等前期的投入还得几百两。

锦瑟去年的盈利共有五千两,小马还在宛省给他们买了五百亩的地,因为不是纯的水浇地,但又比山地那些好一些,价格在五两一亩。

这么算下来,两人手里也就一千两了。

沈君月道:“二哥走的时候,我还给了他五百亩,算是酒坊那边还有地里买种子的前期投入。”

秦贞:“……”

所以说,两人目前还是约等于穷光蛋。

辛辛苦苦七年了,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没有。

沈君月道:“比起买宅子那会好多了,那时候可是欠了宋师兄六百两。”

秦贞只能苦哈哈道:“是进步了啊!今年还有个结余。”

沈君月道:“你想啊,现在咱们手里有一座四进的宅子,一大一小两个铺子。”

这些可都是全款买来的。

被她一分析秦贞心情好多了。

沈君月还是那个意思,要是真要买宅子,或者在京都买地,到时候实在没钱,就得动用郑王给他的钱了。

秦贞磨牙,还是忍不住得啃老。

秦贞把这个年过成了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