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经营(第2/2页)

“为什么?”黄大紧盯着他问。

“如果‘树哥’是厂家,那产量会很高,他会疯狂出货。但山城同行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会通过市场行情的波动,分析出有没有大毒贩在大量出货。

也就是说如果‘树哥’动作很大,他早就被山城同行打掉了,不可能逍遥法外到今天。”

黄大若有所思。

杨千里和张宇航欲言又止。

韩昕习惯性摸摸鼻角,接着道:“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像这种贩卖传统毒品的毒贩,在山城最多蹦跶一年。如果在我们滨江,估计最多蹦跶三个月,因为他只要贩卖就会留下蛛丝马迹。”

黄大坐下问:“他是一个能直接从厂家进货的小中间商,至少出货量不是很大?”

“也可能入行时间不长,稳定的客户很少,还没有真正打开市场。”韩昕想了想,补充道:“厂家的主要市场应该不在山城。”

杨千里微皱着眉头说:“可从他贩卖毒品的手法上看,他很狡猾,具有一定反侦查意识。”

“杨所,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你们抓了那么多电信诈骗的,应该能感受到现在的犯罪分子有多狡猾,笨贼是越来越少了。”

“这倒是,何况这混蛋不是诈骗,而是贩毒!”

“他再狡猾也没用,以现在的技术条件这个案子不难破,事实上毒品案件要比那些激情杀人的案子好破,难就难在如何取证,难在怎么才能人赃俱获。”

韩昕顿了顿,补充道:“我认为想打通道、想打掉源头,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发现一个就抓一个。只有经营,必须经营,等把所有环节全搞清楚了,等收集固定到足够证据,才能选择合适时机收网。”

韩昕这么说,黄大并不意外。

因为在侦办2.12案时,就发现他不喜欢“快侦快破”,无论抓捕郑淑华还是抓捕杨贤德,都是先把情况搞清楚之后再出手。

相比那帮贩卖掺假戒毒药的毒贩,接下来要抓的毒贩要狡猾的多,警觉性和反侦查意识也高的多……

想到这些,黄大笑看着他问:“小韩,你认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所有环节搞清楚?”

“正常情况下至少要两三个月。”

“两三个月……应该没多大问题。”

黄大掏出手机看看时间,抬头道:“老杨,你负责指挥。小韩,小范,你们赶紧收拾行李,随时准备出发去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