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2/2页)

于是冯梦龙当场批马甲编了本《太霞新奏》。

《太霞新奏》的主编“顾曲散人”负责选出明末流行新曲。

书内时常引用“墨憨斋主人”的定谱与批语。

同时添加大量不署名的点评。

瞧着就是本非常权威、非常客观的明末散曲名家作品集对不?

可惜不少学者认为,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以及那些不署名点评,全是冯梦龙自己披马甲搞的。

毕竟这书大量选入冯梦龙自己的散曲,包括但不限于记在他自己名下的作品以及他给别人代笔的作品。

收录篇目之齐、之多,让人很难不怀疑是他自己干的!

这自选自评、捆绑名家、多个马甲齐齐上阵造势的营销套路,冯梦龙干得可谓是炉火纯青!

相比之下,起个顺应潮流的书名算得了什么?

小菜一碟,不足挂齿!

吴普觉得这些大佬们的人生经历可真是常看常新,每次研究研究都有新惊喜。

吴普只能幽幽地说:“你对东坡先生好点。”

冯梦龙说:“我哪里对他不好了?”

吴普说:“你写《情史》的时候编了个故事,说东坡先生曾经来了个‘以妾换马’,到现在都还有人拿来骂他。”

苏轼以妾换马这事,最早就是出现在冯梦龙的《情史》里头。

这故事说的是苏轼落魄黄州,有个朋友来他家看上了一个叫春娘的妾,问苏轼春娘会被送走吗?

苏轼就说,她可能会回她娘家吧。

那朋友马上开口要人:不如让她跟了我吧,我给你送匹好马。

苏轼觉得这朋友是个好归宿,就答应了。

没想到春娘却是个烈性女子,闻言当场一头撞死在阶前的槐树上。

苏轼确实有妾无疑,可“苏轼以妾换马”却是冯梦龙的书里独一份的,别处根本找不到这种说法。

以妾换马这个典故在唐朝倒是很流行。

先是唐代志怪小说《独异记》里面写曹操之子曹彰向来爱马,有次见到匹好马后就提出用爱妾来换。

接着又有不少唐代诗人写了《妾换马》《爱妾换马》之类的诗来怀古咏今。

足见这个故事早在唐朝就传开了。

估摸着是冯梦龙一看,这典故真不错,又有美人,又有话题度,加工加工放到苏轼身上肯定效果极佳!

一个凄美动人的红颜薄命伤心故事编好了,冯梦龙还站在朋友角度、苏轼角度、春娘角度分别吟诗一首抒发感慨。

那蓬勃的写诗欲望,根本压抑不住!

可怜苏轼经常被人拿这事追着骂“原来你是个渣男”。

吴普把这些事情囫囵着给冯梦龙讲了讲。

还给他搜了一堆营销号标题:《爱妾换马?落魄的苏轼,失节的文豪!》《春娘换马!你所不知道的薄情苏轼!》《古代女子价值几何?从大文豪苏轼以妾换马说起》。

吴普看向冯梦龙的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你看看你造的都是什么孽啊”。

冯梦龙:“…………”

唉,想想就知道他写的时候也很无奈啊。

要照着唐人的说法讲曹彰,戏剧效果可就小多了,谁乐意看啊?

一切都是为了提升读者阅读兴趣、扩大作品的传播度和知名度!

苏轼那么大一文豪,风流倜傥,官途坎坷,拥趸无数!

这种风流逸事看来看去都是套在他身上最合适不是吗?

苏轼这家伙自己就常干稀奇古怪的事,可不能怪别人把稀奇古怪的事编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