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席讲话的效果

德高望重的主席最后那几句话产生的效果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没完没了的叫声、喧闹、咆哮、喝彩,美国话里所有的欢呼词汇全都嘈杂地搅和在了一起。会场里一片难以言状的喧嚣和混乱。人们又是嘶喊,又是拍手,又是跺脚。此时,就是大厅里陈列的所有武器万炮齐发,也压不住这歇斯底里的吼声。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有些炮兵的嗓门本来就不亚于隆隆的炮声。

在如此的喧闹浪潮中,巴比康依然是那样的平静安详。或许他还想对同事们再说点什么,因为他在做手势,示意大家安静,而且他那只声响巨大的铃响得都要炸了。但是,没人顾得上理他。忠心耿耿的会员们已是心潮澎湃,把他从椅子上扯下来,用手托起,在人群中来回地抛着。

什么事也难不住美国人。人们经常说,法语里找不到“不可能”这个词,他们可查错词典了。在美国这儿,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一切都那么简单,要是说机械方面有什么难题的话,不等它冒出来就被解决掉了。所以,在巴比康提出的这个建议与现实之间,没有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会看到有什么距离,对他们来说,别管什么事只要说出来,就算办成了。

簇拥着主席进行的胜利大游行闹腾了一个晚上。这是一场火炬游行。爱尔兰血统的、德国血统的、法国血统的、苏格兰血统的,总之,马里兰州所有血统的美国人都来了,各自操着他们老家的语言喊叫着,“乌拉”“好呀”“棒极了”,各种激动不已的言语交织在了一起。

在这个关头,月亮似乎也明白了这场吵闹是冲着她来的。她默默地散发着宁静柔和的光,她的光很亮,把周围的星光全盖住了。人们举目向天,凝视这个美丽的星球,给她送去飞吻,用各种温柔的名字呼唤着她。从晚上八点钟到午夜零点,琼斯街的一个眼镜商人靠卖望远镜发了笔不小的财。人群用望远镜瞪大眼睛盯住月亮,就像看戏时用望远镜看一位贵妇人一样。他们的神态里不乏一种漫不经意的傲气,仿佛那月亮已经归了他们,仿佛福柏(1)就该属于勇敢的征服者,而且已经成为了合众国的领土。而实际上,他们准备送上去的只不过是颗炮弹,虽说这种结交友谊的方式,即使对一颗卫星来说也未免有些粗鲁,不过,对于文明国家来说这实属常事儿。

子夜时分,大家的热情依然不见退去。城里各个阶层的居民热情都一样的高涨。科学界的、开店铺的、经商的、扛大个的、拉脚的,就连那些新来不久的移民也一样,都感觉自己的心弦被拨动了。一场全民性的事业已迫在眉睫。全城上下,从巴搭斯科河边的码头,到停泊在港湾里的船上,挤满了陶醉在欢乐、杜松子酒和威士忌里的人群。从躺在酒吧软椅里喝着冰雪利酒的绅士们,到那些钻在波茵特岗阴暗的酒馆儿里喝着劣质烧酒的水手们,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地说着、争论着、讨论着,每个人都在喝彩。

不过,到了凌晨两点钟,人们的激动劲儿开始缓和。巴比康回到家里,只觉得精神疲惫,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步履也很沉重,活像是一具干尸。就是神话里的大力士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呀。广场和街头上的人群也渐渐散了。费城、华盛顿、哈里斯堡还有慧灵四条通往巴尔的摩的铁路上的列车快速地把这些不同血统的人朝着四个方向疏散开来。这座城市渐渐地恢复了相对的平静。

别以为在那个值得纪念的夜晚只有巴尔的摩一个城市这么狂热喧闹,合众国其他的大城市,如纽约、波士顿、奥尔巴尼、华盛顿、里士满、新奥尔良、查尔斯顿、莫比尔等,从德克萨斯到马萨诸塞,从密执安到佛罗里达,全都在狂欢。大炮俱乐部的三万名通讯会员也都接到了主席发来的通知,都在以同样焦急的心情期待着10月5日的那篇著名宣言。所以,在当晚巴比康的那篇报告一出口,便被电报以每秒248447英里的速度传到了全国各地。因此,可以绝对肯定地说,在面积相当于10个法国的美利坚合众国,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时间异口同声地高呼“万岁”,2500万人(2)的心脏由于激动如同大海的波涛,在按照同样的节奏剧烈地跳动。

第二天,一下子就有1500多家报纸、杂志、日报、周刊、月刊、双月刊争相刊载这一消息,并从物理学、气象学、经济学、伦理学,以及给政治和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开始了认真的讨论。文章的作者们就月球进行着争论,这个星球是否已经完成了其自然进化过程,将来会不会还有进一步的演化,它和地球还没有大气层的时候一样不一样,它背对着地球的一面是什么样子等。人们承认,虽说目前只是往上面发射一颗炮弹,但这却意味着一系列实验的开始。所有的人都希望终有一天美国人会揭开那个神秘星球的秘密。还有一些人担心征服月球是否会搅乱和欧洲那边的势力平衡。

虽说讨论异常地热烈,但没有一篇文章怀疑这一项目会成功完成。所有的报纸、小册子、调查报告,包括理科、文科和宗教团体的专业刊物,都大肆宣扬着这个项目的优点。波士顿的自然历史学会、奥尔巴尼的美国科学艺术学会、纽约的地理与统计学会、费城的哲学学会、以及华盛顿的国立博物馆等都给大炮俱乐部发去了无数的祝贺信,并且都表示愿意立即提供支持与资助。

1858年天文学家瓦伦·德拉鲁在伦敦市郊拍摄到的月球照片

所以,可以这样讲,从来还没有哪项建议会博得这么多的支持者。什么犹豫、怀疑、不安,全都是没影的事。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这种往月球上发射炮弹的念头会遭遇到奚落言语、讽刺漫画或嘲笑人的小曲,哪个冒失鬼要敢炮制这样的作品可就危险了,无论他带着什么样的防身武器在公愤面前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在新大陆有些东西是不能开玩笑的。从那天起,因倍·巴比康就成为了美国最伟大的公民之一,简直就像是科学界的乔治·华盛顿。这也让人们看到一个国家对一个人的崇拜会达到何等的程度。

在大炮俱乐部召开了那次具有纪念意义的大会之后几天,一家英国剧团的老板宣布,要在巴尔的摩的剧院上演《无事生非》。但市民们认为,这个戏名有辱巴比康主席的项目,于是就冲进剧场,砸毁了座椅,强迫那个倒霉的老板换掉海报。那老板倒也识时务,便顺应民意,撤掉了那个惹事的喜剧,改演《皆大欢喜》(3),结果,几个礼拜之内,就赚了一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