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2页)

守在门外的苏怀忠突然推门进来,对暖阁里两人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

随即去黄梨木方桌边,蘸着茶水,在桌上一字字写下:

“元宝是天子耳目。小洪宝获罪,由此人告发。”

梅望舒立刻闭了嘴,起身开窗。

庭院里清脆的流水响竹声,连同呼啸的冷风卷进了暖阁。

元宝脸上带着清秀的笑意,从廊下过来几步,“梅学士身子不能受凉,窗户还是关上罢。”

梅望舒定定地看了他一眼,嘴里客气道,“多谢元宝公公关怀。实在是暖阁内地龙烧得太热,有些气闷。”

元宝立刻大声吩咐下去,外殿伺候的众多小内侍飞奔忙碌,把炕道地龙里烧的炭火取出许多。

不过片刻后,暖阁里地龙的温度就降了下去。

梅望舒道了谢,在元宝远远的注视下,重新关上了木窗。

和邢以宁,苏怀忠三人对坐互看,谁也没再说话。

邢以宁给她的腿部创口换了药,嘱咐了几句,‘少思虑’,‘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走动’,和苏怀忠两人起身告辞。

当夜,梅望舒遵守医嘱,天黑不久便洗漱就寝,东暖阁里的灯早早熄灭。

——

半个时辰后。

元宝在西阁外求见圣驾。

跪倒在地,将今日东暖阁内的见闻一一转述。

“梅学士留宿宫里,担心夫人不知情,请邢医官放值后登门告知。”

“梅学士忧虑叶老尚书的病情,仔细询问了一番。”

“用午膳时,奴婢说了陛下前往慈宁宫请安的事,梅学士什么没说,也没追问。这事儿便过去了。”

他趴在木长廊地上,磕了个头,“奴婢不敢妄自揣测梅学士的想法。看梅学士当时的表情,却并不似怎么欣喜,反倒现出怀疑、忧虑的神色。”

西阁原名‘夕照阁’,位于皇城西边。

矗立于山坡高处,阁楼建有一圈回廊,临风观景,可以俯瞰皇城。

因为地势偏高,位置又不像东暖阁那么便利,历代皇帝少有驾临此地,自从修建完成后便没有翻新过,至今保持着初时的简朴形制,连地龙都没有烧起。

清冷朴素的西阁内,烛火黯淡,只有周玄玉一人佩刀随侍。

御前长案摆放的三足博山炉,燃起缭缭烟雾,笼罩了西阁上方的黑底金字匾额,也挡住了凭栏俯瞰夜色的年轻天子的面容。

“担心夫人,忧虑老师。”他轻笑了声,“梅学士心里惦记的人不少。”

“还好,他听了朕的消息,同样也怀疑、忧虑,担心于朕。”

洛信原的手肘倚在朱漆斑驳的木廊栏杆上,“不像朝中那些个大臣,满口都是‘天家母子和睦’,‘天下大幸事也’。那么多双眼睛,只盯着皇帝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儒家伦常之道,是否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圣明天子,又有几人在乎他们口中的‘圣上’,也是个活生生的人。”

元宝没敢接话,磕了个头,“陛下圣明。”

洛信原黑黝黝的眸光泛起一丝嘲意,嘴里却道,“今日做的不错。为何选你在东暖阁伺候,想必你自己也是明白的。”

元宝低头回禀,“因为奴婢嘴严。”

“嘴巴严实的,皇城里多的是。“洛信原漠然道。

元宝趴在地上,愣了片刻,”因为、因为奴婢忠心!奴婢心里只有陛下,陛下吩咐什么,奴婢就去做什么!”

闻言,洛信原轻轻笑了一下,“果然是个聪明伶俐的。”

“刘善长没了,御前掌印大太监的职位出缺。原本朕是属意小洪宝的,他也算是御前的老人了,可惜就是犯下了‘自作聪明’的毛病。以后换你在御前,望你引以为戒。”

元宝愣了片刻,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来,不断重重磕头,“奴婢叩谢天恩!奴婢叩谢天恩!”

黯淡灯火摇曳,在风中明灭不定,天子高大的身形笼罩在阴影里,不回头吩咐道,

“回去东暖阁,明日继续好好伺候着,有事奏报。”

周玄玉把人送了出去。

西阁外有两名宫女提着宫灯,等候多时。

见西阁里有人出来,那两名大宫女急忙上前,和周玄玉说了几句,递过一个装饰华贵的朱漆镶玳瑁提盒来。

周玄玉提着提盒,踩着木长廊回来,取出里面热气腾腾的一碗甜汤,双手高捧到御前,跪倒回禀。

“慈宁宫遣人送来了一碗百合银耳汤,说是太后娘娘亲手煮的,陛下小时候最喜欢的羹汤。请陛下尝一尝。”

洛信原靠在围廊木柱上,接过汤碗,银匙漫不经心地拨了拨。

“慈宁宫说,朕小时候最喜欢百合银耳汤?”

周玄玉回禀:“是慈宁宫来人的原话。”

洛信原把银匙往汤碗里一掷,随意道,“赐你喝了。”

“这、太后为陛下亲手烹煮的甜汤,只此一碗,”周玄玉捧着汤碗,受宠若惊,“臣不敢……”

“她记错了。最喜欢百合银耳汤的,是太后自己。”

洛信原唇边带着淡笑,转过身去,对着皇城点点灯火,“记得朕小时候最恨黏糊糊的银耳,又不喜百合气味,有时太后心情好,多余的百合银耳羹赐下一碗,朕不愿意喝,太后便生气,责令朕一口口喝个干净。朕小时候是个倔脾气,为了黏糊糊的银耳羹,不知挨了多少打骂。”

回忆起过去往事,他嘲讽地笑了下,视线转过来,催促道,“怎么还不喝。你也不喜百合银耳汤?”

“臣尚可。”周玄玉反应过来,立刻捧起汤碗,保持着跪倒姿势,仰头喝了个干净。

“喝完了,把空碗送回去慈宁宫。就说朕喝完了。”洛信原又吩咐道。

“太后言语教唆朕的两位侄儿,以至他们欲以石头砖块砸死‘姓梅的大奸臣’。梅学士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受了委屈,却宁愿瞒着,哄着,骗着,隐藏真相,也不愿把事情戳到朕面前,就是怕天家母子失和,传出去,毁了朕的好名声。——朕近日对他过于严苛了。“

黯淡摇曳的灯火下,洛信原的指尖缓缓摩挲着腰间的淡紫色平安符,神色不知不觉温和下来。

“雪卿对朕有如此心意,朕便顺应他的心意,给他个‘母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