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二次尸检(第2/2页)

顾言琛正好看得累了,从一堆资料之中探出头来给他简单解释:“警校里学习的很粗浅,大部分还是得靠实践才能够学到。”

所谓的审问,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是要在二十四个小时里,把嫌疑人的心理压垮。只要犯人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他就会承认自己的罪行。

谈论到这个话题,顾言琛不免多说了几句。

“以前林局很重视刑审。”随后他有些遗憾,“不过到王局那几年就不行了。王局常说,与其和罪犯唠嗑不如去查找监控。”

从领导就开始不重视,下面怎么做可想而知。

顾言琛转着手里的笔,详细解释了一下:“现在监控和手机记录取代了很多问话,比如以前,如果想要知道一个人虐猫,可能需要跑遍大街小巷,问遍亲朋好友,用话术让他承认做过的事。而现在,只需要看一下他有没有搜索过或者发送过一些视频,加没加过虐猫群,再查查他家附近的监控就可以了。把这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口供也会很快得到。这些便利加快了审讯和侦破的节奏,也让审问的基本功开始荒废。”

沈君辞叹了口气:“但是遇到我们现在的这种情况,就只能把最大的希望寄予刑审。”

“是的。”顾言琛点头.

他们现在,如果没有一份陈述罪行和犯罪动机的口供,再遇到一个难缠的律师,在法庭上,基本定不了廖应焓的罪。

刑审是一场兵不血刃的心理战役,有点像是在法医室里进行尸检,不是在一线搏杀,但是结果非常重要。

“在过去监控不发达的时候,那些老警察们有着神奇的话术,可惜现在他们的方法很多都已经失传。总结下来的只有一些国外的审问法,比如里德九步。”

顾言琛有点可惜,他继续道:“我还记得我刚来刑警这边时,有一次林局审问一位嘴巴很严的绑架犯,那绑架犯一直不肯告诉我们被绑的小女孩在哪里。林局整整熬了他两天,几乎不眠不休……”

沈君辞嗯了一声:“那是很多年以前了吧?”

他发现,顾言琛总是把很多林向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记得清清楚楚。

顾言琛道:“我记得这事是因为那时候正好是高考,林局的儿子是在那一届,他生病了,林局都没空回去照顾他。后来还是让我买了点药送过去。”

沈君辞低下头,他猛然想起来,这件事似乎发生在他高考的最后一天。时至今日,他才知道那时林向岚是在审问绑架犯。

给他送药的事他有印象,但是他当时完全不知道来的人是顾言琛。

这么一说,好像又要把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往前推上几年。

只是那时候,他站在门里,顾言琛站在门外,他们只说了几句话,没有见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