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济恩·码左提(第2/3页)

她在夜间从田中偷食,白天便溜达到犁汝河畔,尝试捕鱼。

河畔终日有许多洗衣妇,将被单和衣物平摊在石头上,用洗衣棒拍打。济恩在她们上游捕鱼。她一无所获,不一会儿便放弃捕鱼,只是瞧着那些洗衣妇。她们吃午餐时,她虎视眈眈地看着,只能往肚里咽口水。

一位老妇看到树后那双渴望的眼睛,便将午饭分给这个穿着破衣烂衫的脏瘦少年。济恩谢了她。

翌日,济恩又来了。年迈的洗衣妇又把午饭分给少年。

如此这般过了二十日。济恩跪倒,以额触地。“奶奶,倘若有朝一日我飞黄腾达,必以百倍酬谢回报于您。”

老妇朝地上啐了一口。“你个傻孩子!你以为我与你分口食物是图什么回报?我只是看你可怜,图图笛卡女神也说过,众生皆须饮食。若是换了街头流浪的猫儿狗儿,我也会这么做的。”她的语气柔和下来,“我给你饭吃,你便不需再偷盗。只有万念俱灰者才去偷盗,你还小,不该万念俱灰。”

济恩听闻此言,打记事以来头一回哭了出来。她便跪在地上,跪了许多个时辰,无论老妇如何哄她也不肯起身。

第二日,济恩没有再去犁汝河畔。她返回笛牧细城港口,码头忙碌如常。她找了个活计,替码头总管和诸家货运商行跑腿打杂。她做贼的日子结束了。

济恩很珍惜扮成男孩所得的自由。她总是穿着极紧的裹胸,头发也剃得极短。

她还好斗易怒,别人对她稍有羞辱之意,她便十分敏感。有关她的剑术有不少流言,越传越为夸张,她便无须经常打架便能保证安全——但不得不打时,她便会毫无预兆地突然出击,常常一击致命。

一次,一艘货船舱小,码头主管与一名船长无法将所有货物装下。济恩碰巧在场。她提议改变货箱的码放方式,便能将所有货物放入船舱。那以后,码头主管和许多船长常常向她请教此类问题。她发觉自己天生擅长洞察事物应当如何安排、设计图案形状以及将形状怪异的物品码入窄小空间。

“你很能看清大局。”码头主管说,“下棋应该不错。”

他便教她围棋。棋盘为方形网格,以黑白两色棋子排布出不同阵型,目标是以己方棋子围困对方,占领整张棋盘。这种游戏看重排布和空间,须得预测未来、把握机遇。

尽管济恩很快学会了规则,却一直未能赢过码头总管。

“你下得不错。”码头主管说,“可你太没耐心。为何每一步都要立刻劫我?为何尚未发现我的真正弱点便要步步紧逼?为何眼前寸地必争,却不顾掌控全盘大局?”

济恩耸耸肩。

“你下棋的风格便如你每日在码头趾高气扬,仿佛一刻也不能容忍被别人瞧不起。你像是要证明些什么。”

济恩躲开码头总管的目光。“我个子小,大家便总以为可以对我颐指气使。”

“你对此深恶痛绝。”

“我不能显得软弱……”

码头总管的语气严厉起来。“你梦想有朝一日在比你高大的人面前挺直腰板,却未学会伺机而动。你若总要有架必打,那便不过是另一种受人摆布。你会早早无谓送命。”

济恩一动不动,静静思考。而后,她点了点头。

两周后,济恩开始赢棋了。

* * *

码头总管十分惊叹,便给了她些棋法典籍。

“这些书中提到,围棋本是模仿战争而来。倘若你研习了棋法,便会懂得围棋与军事兵法如何密切相关。”

“我不识字。”济恩尴尬道。

“那便先从识字开始。”码头总管的眼神和语气都十分吻合。“我姐姐一直不识字,她相公叫她签了份文书,她都浑然不知那是不许她继承家产。你要想保护自己,便得识字。我来教你。”

一日,济恩正在码头上走路,一个陌生大汉拦住了她。

“我最讨厌你这等矮小瘦猴儿佩着剑大摇大摆。这里的人说你善打,我可不信。你若不把我打倒,我便给你个小猪崽子放放血,要么你从我胯下爬过去,我便放你一条生路。”

对于热翡卡人而言,从他人胯下钻过是奇耻大辱。码头上的旁人很快便将他们团团围住,等着看好戏。

济恩打量那人:他人高马大,眼神傲慢,她看得出,此人一定常常欺侮他人取乐。但他脸上光滑,臂上无疤,说明他不常在笛牧细城的暗巷中出没。他其实不懂打架。她可以不待他反应便将他置于死地。

但如此一来,她便须将这刚刚建立起来的日子抛诸脑后。她便无法跟着码头总管学完识字。她要么受辱,要么杀他。她只有这两条路。没有其他选择。

济恩慢慢地将剑放在地上,从那人胯下爬了过去。

众人发出嘘声,那大汉哈哈大笑,济恩感觉耳朵根都红了。她心中涌起一阵黑暗,催促着她拔剑捅进那大汉柔软的腹部。但她强忍着,又将那黑暗按了回去。

你若总要有架必打,那便不过是另一种受人摆布。

事后,济恩一得空便阅读棋法与兵法的书籍,心中做着白日梦。

随即,起义开始了,天下颠覆。笛牧细城的码头中满是水军舰船,到处都是投机分子和走私者,挤走了规矩的商人。活计越来越少了。

一日,码头总管叫济恩叫到他房中。

“我岁数大了,经不起这番折腾。我要回老家去养老了。”他朝济恩微微一笑,将一包碎金子交给她,“这应够买把好剑,再买身盔甲。姑娘,照顾好自己。”

济恩看着他。姑娘。她张开嘴,却说不出话来。

“我一直知道。”他说,“你伪装得很好,但我是跟许多姐妹一起长大的。希望有一日这天下能让你不再担心自己的女儿身。”

济恩买了好剑和皮甲。为了躲避皇家水军征兵,她离开笛牧细城,加入一伙居无定所的流寇。他们在乡下徘徊,因时改旗。皇家大军到来时,他们便成了忠诚的乍国民兵,拿起武器效忠皇帝。起义军到来时,他们又变成了英勇的阿慕或柯楚战士,为自由独立而战。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擅长带人。她虽然身形矮小,在战场上并无太多优势,但心细谨慎,常常带领手下出奇制胜。

然而,由于她貌不惊人,众人常把她精心策划的胜利归结于运气,而非本事。每当流寇争权时,她总被抛在一旁。

济恩辗转经过哈安国、里马国、法沙国,在各种军队中短暂效力,总是希望能得到赏识和重用。但那些军队的军官都没把这个小兵的建议当回事。司令官都以为她对兵法一窍不通,就因为她并未亲手多杀几个人。

就连伟大的金笃元帅也没给她一个机会,尽管她十分欣赏他在狼爪岛的孤注一掷。她本已买通护卫,让她面见元帅,呈上一计,便可快速消灭敌方在热季拉的残余势力,又无需牺牲太多兵力。但金笃元帅却说她的计策乃是小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