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2页)

吴掌柜摇了摇头:“像你这样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除了富二代,谁能随随便便拿出十五万?这是其一。

其二,即使你有钱,那个青年也会不断跟你抬价,直到超过这个鸡缸杯的价格。

年轻人最容易激起火气,叫价的时候根本刹不住车,等回过神来一看,那个破杯子已经叫到了七八十万,为了面子只能买下来,摊主可一点都不亏。”

杜老爷子喝了口茶:“他这是在试探你的心理价位,你不抬价,他就给你推更便宜的。

经过鸡缸杯的事情,你对他、对他卖的东西都产生了极大的信任,这时候再来个仿得还行的青花罐,再加上原装的盖子,你不上套都难哦。”

云舟沉默了一瞬:“……原来如此。”

杜老爷子教导他:“这个套确实做的有几分高明,可惜在真正眼力好的人面前毫无用处。要是你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青花罐是假的,任他什么功夫也白费。”

云舟:“我明白您的意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这就对喽。来,我跟你讲讲,除了盖子之外,还有其他手段也能分辨出青花罐的真假。

你看它上面的青花,颜色不怎么鲜亮还有些微的褪色,有人就认为这是老物件,其实是故意做旧。康熙时期青花瓷的特点是紧皮亮釉,釉色亮度很亮,看起来像是新的,与一般人的判断恰恰相反。”

杜老爷子把罐子倒过来露出底部,“你再看它的底足,胎质略显粗糙,上面沾着砂土却没有磨损的痕迹,说明是现在工艺品。款也不对,字体呆板,线条不流畅,带有明显的现代痕迹。”

“不止这些”,他示意云舟上手掂一掂重量,然后问道:“什么感觉?”

“跟它的形状比起来,好像有点轻。”

“对。清前期的人头罐都比较重,因为胎质很厚;这个仿的看着挺厚,但你一上手就能感觉到它的重量并没有那么重,这也是真品区别于现代仿品的一种表现。”

“谢谢杜爷爷,我一定好好学。”经过杜老爷子的一番讲解,云舟受益匪浅,同时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还是太过薄弱。

如果自己对明清瓷器有更深入了解的话,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个青花罐是假的。

他看向自己的左腕,小玉龙将尾巴盘在上面乖乖的蜷着身子,闭着眼睛打了个小哈欠,对外界的风波一无所知。

云舟明白,是自己太过于依赖小玉龙的能力了。

经过之前多次对古钱币的判断、以及对鼻烟壶和永乐通宝背三钱的捡漏,让他以为对方可以精准的判断出古玩的真假。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能力不是万能的。

首先,目前已知灵气能辨别古玩的真伪,有灵气的为真,但无法确定年代以及物品的完整性。

拿鸡缸杯为例,清三代仿制的显然与明成化年所制的鸡缸杯无法相提并论,如果是清晚期甚至其他年代仿制的,则更差。

假设这件鸡缸杯上含有灵气,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制造的呢?年代无法确定。而不同年代的鸡缸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次,同样是鸡缸杯,打碎之后用现代手段拼凑修补起来的和完整的相比,都含有灵气,亦无法辨认。

所以,他必须学会自己判断物品的年份以及多观察细节。

第三,灵气的多少物品的年代、稀有程度、类别等等是否有关,暂时还无法确认,需要多接触不同年代的真品才能得出结论。

第四,已知通过消耗灵气可修复古钱币,但是否有其他修复功能暂时无法确认。

云舟在脑海中一一分析着,最终得出结论: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古玩相关的知识,积累大量经验,至少要能够准确判断出物品的年代和价值。

除此之外,弄清楚灵气的修复功能是否可以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瓷器。

他看向修补过后仍能看到裂纹的盖子,或许可以用这个来试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