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4页)

“慢走啊,下次再来。”

店主笑着招呼两人,还不知道自己把宝贝卖出去了,整个店铺的鸟加起来也没有这对鸟食罐贵。

云舟一手提着鸟笼,一手提着鸟食,在确定店主已经回去之后,又在隔了两个店铺的地方单独买了一套自动喂食器和喂水器。

为了不引人注目,还特地多买了两袋鸟食,反正这种东西不嫌多。

等出了大厦上了车,于馨兰才扭头问道:“舟舟,你怎么又买了一套喂食器?要是觉得不方便,大可以让他换下来,我看那对鸟食罐也不怎么好看。”

云舟坐在私家车后座,打开笼子把那对袖珍小巧的鸟食罐拿出来,闻言笑着道:“妈,我猜测这对鸟食罐可能是宋代的青瓷,明天要去找杜爷爷证实一下,我们先回家。”

“宋代的…瓷器,天啊,这么凑巧?!”

于馨兰从后视镜里看了儿子一眼,眼中闪过惊异,这么一对不起眼的鸟食罐竟然是宋代瓷器?儿子的运气未免太好了吧!

不过想起最近的欠款、新买的房子全都是古玩所带来的,她又觉得理所应当。

她将车子停在了路边:“舟舟,我自己回去就行了。你直接去找杜老吧,古玩街和花鸟市场离得这么近,没必要再折腾了。”

“…也行。”云舟本来打算明天过来的,不过那样的话又要花费半天的时间,下午还要赶回学校,时间比较紧张。

不如今天就去拜会一下杜爷爷,明天好好在家里陪着母亲。

“对了,妈,鸟食等我回来拿,太沉了,你拿不动。”

“放心吧,有电梯。”于馨兰从两个月前就觉得儿子对她有些保护过度。真的没有必要,她又不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人,这点重量算不了什么。

云舟目送着车辆离开,一手拿着一只小巧的鸟食罐走向珍宝阁。

小玉龙早在他第一次接触瓷器的时候,便张开嘴将上面的灵气尽数吸走,身上的鳞片又亮起了两排之多,银光闪耀,烨烨生辉。

看到小玉龙的表现,云舟对于自己的判断又坚定了几分: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对 ‘南宋 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鸟食罐’。

华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上自宫廷内苑,下涉文人雅士、平头百姓等,都以养鸟为乐。

常言道:“武将养画眉,文人养绣眼,太太小姐养鹦鹉,公子养百灵。”这足以说明养鸟之风遍布了各个阶层及身份地位,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休闲方式。

史书曾有记载,唐代杨贵妃就喜饲鹦鹉。

因养鸟而制作鸟笼,由鸟笼而衍生的如站圈、站杠、笼罩、食罐等等几乎成了一个系列。

其中鸟食罐作为盛食器的一种,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是非常讲究的一款。

华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人们常用的碗均以瓷碗为主,鸟食罐作为宠物食具同样享受了良好的待遇,各种形状,各种纹饰,至今绵延不断。

漂亮的鸟食罐能为鸟笼增色,这也是养鸟人炫耀的资本。一般鸟笼中最少配有两个罐,一个盛食,一个盛水。

别看鸟食罐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制瓷工艺、绘画技艺、审美观于一体,既具有实用性、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①

从东汉发现黑釉鸟食罐、到唐代的白釉鸟食罐,再到宋代的龙泉窑鸟食罐、明宣德的青花鸟食罐,乃至于清代达到瓷器烧造高峰时期。

清代时期,方形、圆形、花口形、六棱形等多种形式,白釉、青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粉彩及斗彩等各种类型的鸟食罐已非常齐备了。

至于民国以后,瓷器出现了颓败的趋势,养鸟之风也跟着沉寂了下去,再不复往日的辉煌。

在历史上,除了杨贵妃之外,宋代的几代皇帝都嗜好养鸟。

宋徽宗画有一幅《五色鹦鹉图》,并亲自题文说:“五色鹦鹉来自岭表……纵目观之,宛胜图画。”

对于宋高宗,史书上也有“好养鸽,躬自飞放”的记载。

据说他在宫中养了100多只鹦鹉,其中一只红鹦鹉特别会喊“万岁”,赵构深为喜爱,红鹦鹉死了之后,他还亲自撰写了祭文。②

宋高宗赵构的所用的鸟食罐,大多便是龙泉窑精制的官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是宋代除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外的第六大窑口。

其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南宋晚期,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达到历史的顶峰,有人工制造的“青玉”之美称。

某位陶瓷史家曾赞叹说:“宋代龙泉青瓷的每个碎片,至今仍令我们为它的美感所倾倒。”

足见世人对龙泉窑青瓷的赞美与欣赏。

**

云舟拿着这对鸟食罐走进了珍宝阁。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珍宝阁看着十分冷清,每天最多能见到一两个人。

像这种大型店铺平时很少有客人,一般的客人来了也只是看看,生意大多是靠大客户、老客户来维持,真正做到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句俗语所说。

吴掌柜正陪着杜老爷子下棋,见到云舟,招呼道:“小舟来了。”

“吴叔,杜爷爷。”他打了个招呼之后,没有多言,静静地坐在旁边观察两人下棋。

过了二十分钟后,杜老爷子笑着落下一子,吴掌柜看了‘哎哟’一声:“唉,我又输了。老爷子您棋艺太高超,走一步看五步,我自愧不如啊。”

杜老爷子哈哈一笑:“夸张了。我要是有这样的本事早就成了围棋大师,不过是下得多了,懂得了一些技巧。”

他收好棋盘上的棋子,转向云舟,“你不是上学去了,还有时间过来?”

云舟浅笑:“Z大就在S市,离得不远,周末正好回家看看。再说,杜爷爷您也需要人陪呀。”

一番话说得杜老爷子心中熨帖,正好有店里有客人来了,吴掌柜去招呼客户,老爷子便让云舟陪他下棋。

他执白子,云舟执黑子。

云舟的围棋是小学时候跟爸爸学的,大约学了半年的时间,后来也上过几堂课,但初中之后就下得少了,远远比不上杜老爷子整日下棋的技艺,下到一半就败下阵来。

“杜爷爷棋艺精湛,我自愧不如。”

“你才多大,以后慢慢学。”

杜老爷子连胜两局,心情颇佳,云舟趁机将口袋中的鸟食罐摆在收拾过的棋盘上,“杜爷爷您看,这是南宋龙泉窑的青釉鸟食罐吗?”

“又去淘古玩了?鸟食罐,这在古玩市场上可不多见。”

杜老爷子打开手边放置的眼镜盒,从里面摸出一副镶着金边的老花镜,将这对袖珍小巧的瓷器拿在手里仔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