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页)

“只是看着容易。”云舟看到从瓶底滴下来的釉料,“只要有一点角度偏差釉色就会不均匀,厚薄程度也很难掌握,还要关注各种釉料的流动性,其实很难。”

旁边的师傅笑着道:“确实如此,没有丰富的经验,瓶底一般会因为流釉而凝聚成滴,到时候便不算一件合格的成品。”

洪海‘哦’了一声,兴冲冲地问道:“那师傅你看看我的?”

薛一凡看着它手中不断滴落的釉料一阵无语,碰了碰他的胳膊,小声道:“还是让师傅帮你弄吧。”

一下午就这样说说笑笑的度过。

“你们要入窑烧制吗?当时是出不来的。”

云舟征求了一下几人的意见,“要烧制。”

因为是传统工艺,半个月开一次窑,他们要拿到至少要十天之后了。

“那烧好之后帮我们寄过来吧。”

云舟留下了地址,第一次制作的成品纪念意义重大,多等几天也没关系。

在外面逛了一天,四人回酒店休整,云舟说了明早的计划,“大家今天早点休息,凌晨三点钟起床,我们去逛鬼市。”

徐泽听过鬼市,他之前在京都的时候因为好奇去看过,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洪海和薛一凡都很兴奋,摩拳擦掌道:“凌晨三四点钟是不是天都没亮啊,果然是鬼市,有什么要注意的么?”

云舟下午跟制瓷师傅打听了一番:“准备好手电筒、放大镜,还有一部分现金,前两样东西地摊有卖,我们到时候买就行。

鬼市的水很深,有很多鱼目混珠的赝品,我们不买就不要问价,也不要问出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总之还是古玩界的规矩,买定离手,概不负责。”

洪海两人点头,少年继续道:“我问过了,如果碰到价格较高的物件,卖家一般不会直接说价格,一般都是以块和毛来定价。

一块又分大小之分,小一块代表100元,大一块代表1万元,一毛一般指10元。”

比如说这个东西要价五万,那就是大五块。

如果是几百几千的东西,很多摊主就不会隐晦的说,基本都是按照正常价格来讲。

“OK,明白了。”洪海自己在脑海里重复了几遍,他知道有些人就是欺生,专门说一些行话来试探别人是不是内行。

哼,到时候砍价的时候一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云舟提前取了现金,每人一万,不多,主要预防有些老的摊位只收现金。

如果几万块的物件还是直接转账为好,毕竟黑灯瞎火的,转账更加保险。

介绍完注意事项后,几人早早的回去睡了。

当凌晨三点的闹钟响起,即使是云舟都有些不适应。

他按掉闹钟,打开床头灯,用手臂盖住眼睛适应了一会儿灯光,起床用冷水洗了一把脸,才勉强清醒过来。

换好衣服,徐泽敲响了他的门,两人一起去叫洪海。

“海哥,醒醒,该起了。”凌晨三点正是人们睡得正熟的时候,外面天还黑着,没有一丝光亮。

洪海被迫从睡梦中醒来,磨磨蹭蹭的不想起,薛一凡无奈,只能先去洗漱。

最后一脸冷漠的徐泽直接掀了他的被子。

二十分钟之后,几人乘坐奥迪车来到鬼市附近,云舟把车停在路边的停车位上。

“好饿,先吃点东西吧。”

“嗯,鬼市旁边有早点摊,我们过去再说。”

凌晨三点半,其他人还在做着香甜的美梦,鬼市这里却早已灯火通明。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个摊贩们在地上铺了毯子或草席,将自己要卖的物件分门别类的摆放起来,不停忙碌着,看来刚开市不久。

摊位一片一片地连在一起,蔚为壮观,一直延伸到道路尽头。

虽然早,却已经有不少人拿着手电筒在看了。

早点摊也扬起了热气,煎炸煮物小笼包应有尽有,更有老板娘跨着保温箱一边走一边叫卖。

“小伙子,煎饼果子要来一个不,还有肉包、菜包、小笼包、豆浆。”

“来个煎饼果子。”

“好咧,三块钱。”

有人一边吃一边逛,云舟四人见时间来得及,直接去了早点摊。

徐泽用纸巾擦了一下桌子,见还算干净,便坐了下来。

旁边有不少人都瞧着这两位眉眼出众的年轻人,来逛鬼市的小年轻有很多,长得这么帅的还真没见过。

热腾腾的小笼包端上来,现做的,皮薄馅多,咬一口汤汁都要溢出,就是有点烫。

吃过早饭之后,胃里暖洋洋的,几人终于开始‘趟鬼市’。

第一个摊位就是卖手电筒和放大镜的,什么样的都有,云舟挑了几只电比较足的,分给几人。

“我们分开逛吧,有拿不准的先不要买,等我们最后汇合再看。这里灯光暗,看得时候都仔细一些,有任何问题手机联系。”

“明白。”

四人沿着两边的道路分散开来,这时候人已经很多了,丝毫不亚于白天的集市,甚至比平时还要多,毕竟这里一周才开一次。

很快,舍友们便淹没在人群里不见了身影。

云舟摸了摸手腕上好奇打量周围环境的小银龙,从左边的摊位一个个往后看。

刚才因为灯光昏暗没有仔细打量,当他来到第三个摊位时,双眸彻底亮了起来,用手电筒往后一照——

天啊,碎瓷片,好多碎瓷片,左边的这一整条街居然都是碎瓷片!

不愧是瓷都,真是太棒了。

云舟兴奋地蹲下身,打着手电筒开始挑选。

这里的碎瓷片都是真品,质量比S市小摊上的要好太多太多,而且都清洗过了,分成不同的类别整齐的排列着,一共有一百多片。

带底款放在一列,大的碎片摆成一列,小的碎片排成一列,基本上没有颜色烧得不好的,顶多带点小瑕疵。

除了民窑之外,官窑也有不少。

这里对云舟来讲简直如天堂一般!

在十分钟之内,他已经找到了两件能够拼成完整青花瓷器的碎瓷片,还有缺一两片的,虽然都是清代的民窑,但这个概率实在不低。

用来锻炼修复技艺再好不过了。

小银龙也支棱着莹白的小龙角,毫不客气的将瓷片的灵气尽数吸收,之前消耗的灵气又开始慢慢补足。

云舟眼眸亮晶晶的,问摊主:“请问这些碎瓷片怎么卖?”

摊主诧异看了他一眼,没想到生意来得这么快,毕竟碎瓷片在J市并不是什么受人追捧的东西。

“带底款的五毛,其他三毛一片。”

云舟反应了一下才明白,一毛等于10元,也就是说带底款的50元一片,其他碎片30元一片。

跟它们的质量比起来,完全不贵。

但他还是还了价,“便宜了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