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页)

与此同时,他瓷器修复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各个收藏家那里见到了不少从未见过的器型和种类。

而且每件瓷器需要修补的部分各不相同,难度大小不一,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修复手段,效率也提高了近一倍。

云舟每接触一件新的瓷器都会将材料配置和修复的难点记下,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便轻松了很多,不必再费尽心思研究。

加上冯大师对他的指导,关于瓷器修复的笔记已经记了厚厚的五本,按照年代、釉色、纹饰等划分得十分细致,连冯大师看了都惊叹不已。

他忍不住想到,若是他之前留下了手稿,是不是这项技艺便不会失传?

可是华国的传统手艺向来都是口口相传,从来不会有如此全面的记载。

一是独家秘方不便外传,二是讲究徒弟的悟性,不能每次都是师父把饭喂到嘴里。

不过,云舟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这是他自己花心思总结记录的成果,也是每次修复后的一次复盘。

把修复过程中不清晰的、连续试验过多次的部分完整的记录下来,反复查看,弥补薄弱的地方。

那么下次便不用费劲心思调配十余次釉料,基本一两次便会成功,大大提高了效率。

当然,他这么详细的记录也有其他打算,目前只是个不成熟的想法。

等他完全掌握了这门技艺并有了较大的名气之后,有些想法便可以慢慢实施了。

马上到了年底,天气冰寒,昨日还下了雪。

门外仍旧飘着雪花,白茫茫的一片,有的地方结了冰,走路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现在古玩店已经没什么人过来了,年底都比较忙碌,还要准备年货。

吴掌柜在盘算今年的利润。

其实每个月都有会计核算账目,然而看到最后统计的数字时他仍然感到心惊,忍不住又算了好几遍。

去除各种费用之后,今年、或者应该说阳历的去年,净利润居然有1300多万!

天哪。

这还没算今年1月份的。

1月份的数据还没出来,但他看过合同上的金额,净利润至少有七八十万吧,毕竟是淡季,很正常。

也就是说云舟过来的这一年,门店的净利润超过了1400万,比门店前五年加起来还多!

这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8月底的时候,利润达到了惊人的600万,那时候他觉得年底能过千万做梦都能笑醒,毕竟只剩下四个月了,还有淡季。

没想到现在居然达到了1400万,尤其是11、12月份,业绩简直是蹭蹭地往上涨,每个月都有两三百万的净利润入账,每个月的流水超过千万。

珍宝阁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如此辉煌过。

而且门店现在打出了名气,以后的生意肯定要比之前好做多了。

吴掌柜跟老板汇报的时候,声音都在发颤。

他有30%的股份在,虽然这部分有一半要补偿给云舟,却也比他之前几十万的年薪强太多。

今年有200万的年薪,足足翻了三倍!

这一切都是云舟带来的。

青年简直是他的福星,他的财神!

不,不仅是他的,也是整个珍宝阁的财神爷。

云舟自然也不会受到亏待。

这一年来收获巨大,珍宝阁50%的利润有差不多700万,加上那对青花书灯和他修复瓷器所得,账户上合计多了1100万。

这一年,不仅收获了无数经验,金钱更是所获甚多,别人所向往的名和利都有了。

云舟自己也很满意。

不过他现在并不缺钱,也知道钱是赚不完的。

当时约定的时间就是到年底,现在时间马上到了,他准备向吴掌柜辞行。

吴掌柜自然不愿意放人,老板也特意强调一定要将他留住。

于是他沏了一杯茶,殷切道:“小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要股份也行,单独招助理也可,甚至吴掌柜想着自己可以退居二线、让云舟当一把手,都是可以的。

云舟婉拒道,“吴掌柜,谢谢您的好意,我当时本来打算实习半年、后来改成了年底,在这里待得够长了。”

“啊?这——”

吴掌柜没料到他居然一点都不贪心,一时愣了愣,各种说服对方的条件似乎都不管用了。

云舟继续道:“其实也就第一年的生意会比较好。您应该也发现了,1月份来得人少了很多。”

见吴掌柜没有反驳,看来是明白他的意思,“免费鉴定的消息传了那么久,S市家里有物件想要鉴定的基本都来过了。

那些大老板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大收藏家、整天痴迷于收藏,大多数只是业余爱好而已,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忙。

上次杜爷爷的宴会把他们激起了他们对古玩的热情,于是过来鉴定一下,顺便收藏几件确定为真品的古玩留待升值。

对他们来说,怎么都不会亏,但这种风气也就盛行一时,以后就淡了。”

吴掌柜忍不住看了一眼云舟,他看得还不是这个青年透彻。

他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却仍旧带着侥幸心理,毕竟谁不想多赚呢?

一年两百万的薪水,放眼整个S市都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薪资,只要两年一套大房子就出来了。

即使客户少了很多,有云舟在这里,总是比他自己在要强的,可惜对方没有这个意思。

吴掌柜沉吟:“也好,总之你还没毕业,等毕业之后要是想过来,珍宝阁随时欢迎。”

确实要先看看接下来的行情,如果行情不好,待遇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两人正谈论着,邱老从门口进来了。

吴掌柜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急忙迎了上去,“邱老,您来了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今天杜老有事不在——”

邱老轻轻颔首:“小舟在么?我找他。”

吴掌柜心里暗暗吃惊,原来也是来找云舟的。

云舟朝他打了个招呼:“邱爷爷。”

邱老坐下后直白地道:“小舟,年后有兴趣来市博物馆工作么?你应该也知道博物馆文物中近一半都是有损的,亟需修复与处理。”

他叹了口气,“可惜现在文物修复师根本不够,只能先抢修那些受损厉害的,可其他的若是不处理也会一点点被侵蚀,周而复始。”

见青年一脸沉思,邱老语气凝重:“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这份工作薪资待遇不高、又累,而且不能保证你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他越说越觉得条件实在太差了。

对方现在修复一件瓷器都要几万块,而这种文物修复工作却只能给到两三千块的实习薪资,还没有编制。

最重要的是,他要先争取到云舟的同意,才能让现任馆长往省级递交申请。

或许还要经历一番严格的审查,毕竟那是珍贵的文物,万一修坏了谁也担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