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巴西三贼(第2/2页)

另外宕渠流域有一支水贼,向来截杀朝廷官吏、商旅,为首者名叫甘宁,年方及冠,却极为悍勇。我军先前为准备船只、派出先头部队翻过雨山搜集民船,便遭到张鲁以财帛雇使甘宁截杀。

此人水战极为了得,我军搜船先锋回报,说天下人皆以芦席硬物为帆,这甘宁却善操软帆,其亲自驾乘斗舰竟以蜀锦为帆,极为奢靡。即便是宕渠流速湍急之处,也能兜风逆流而行,板楯蛮作乱之前,巴郡本地官军战船,数年追之不及。”

听诸葛瑾汇报到甘宁的情况时,一直没什么反应的李素也是眼神一亮。

卧槽?发现了什么隐藏在历史中的大秘密?

世人皆说“西方软帆,东方硬帆”,似乎这条“真理”也不尽然嘛——东方人只是自古以来不造厚重的棉麻帆布,习惯用草席,所以硬帆比较多。

但也不能说东方就没有软帆啊——锦帆贼不就是软帆。

只不过太贵重了,比帆布贵至少几十倍,除了水贼大佬以外其他人用不起。

听完之后,李素对刘备建议道:“我以为,板楯蛮可以金钱招抚为主,最好从于夫罗那儿请一些南匈奴高层,持于夫罗印信、节、纛,现身说法,让蛮夷知我军与陛下不同,募蛮兵作战从来都是给钱的。

至于锦帆贼甘宁,想来比板楯蛮更为凶悍,并非直接给钱可以说服,但我想这种豪杰之士当此乱世,应该不会甘于一辈子为贼。兄若能不忌暴露过往,以‘江湖轻侠之辈也可为官报国’劝诱,说不定有奇效。

至于最后的严颜,倒是没有什么办法,他因忠于刘焉而与张鲁联合,唯有先战胜擒获之,再慢慢以张鲁之逆行、刘焉之僭越证据相告,徐徐瓦解其心。”

李素是知道甘宁做贼做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似乎就开始想要读书洗白。而且甘宁历史上也是在巴郡本地做到过小官的,但后来刘焉死的时候,他在刘璋继位的过程中站错了队,被忠于刘璋的部队击败,才顺流逃亡荆州。

虽然不知道甘宁具体什么时候想要洗白上岸的,但相信他心中应该有这种念头,可以发展一下。

刘备对于这样的敌我划分,也挺满意,即刻下令关羽率兵五千出阆中、张飞率兵一万出宕渠。

然后把此战用不上的赵云和幽州突骑,调去葭萌代替关羽防守,以免刘焉主动出剑阁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