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开战借口:花椒盐事变(第2/2页)

这个问题不是从“货值金额”来考虑的,所以国渊稍微想了一会儿:“南蛮人不比北方吃肉胡人,就算没茶叶影响也不大。真要说必须,我觉得都督近年来发明的‘椒盐’这种佐料是最值钱最值得抢的。

南蛮之地少有川盐,江阳本地的井盐翻山转运过去本就艰难,当地百姓不堪盐价昂贵都是淡食。我原先在中原时,也想不通这些无盐之地的百姓如何生存,才不至于脖颈肿大患病。

后来问了不少土人,才知道他们竟然跟牛马一样,靠喝水时不澄净、直接喝污浊之水补充盐气,又或者以草木焚烧剩余的灰烬、或是厕土、阴湿墙砖上的白硝,来防止缺盐之病,简直与牛马禽兽一般辛苦。”

李素闻言,也是颇为震惊,但随后就知道国渊说的都是真的。

为什么人类必须吃盐而动物可以不专门吃盐、只靠自然界饮食补充矿物质?

最主要的原因是动物喝的是自然界的污水,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牛和大象更是会直接吃土。而人的天然饮食首先是“肉食不喝血”、“素食不吃土”,这两点就把大部分禽兽无机盐摄入渠道堵了。

但是没想到,汉朝云贵的土人,真的会跟自然界的牛马一样摄取代替盐的矿物成分。谁让这儿既远离大海、又远离井盐、盐湖呢。

刮厕所墙砖上结的白硝霜来吃……这是人过的日子么?

“决定了,到时候,咱先派一些机灵的士卒,押送个百十车椒盐假装去永昌郡卖,路过建宁时就算景毅想强买咱也不卖!”

这是摆明了诱惑景毅抢劫,如此就能在打建宁的时候,把永昌人的民心逼过来,防止他们跟建宁联手。

考虑到云贵地区的人自古缺佐料喜欢重口,相信花椒盐的诱惑力是无穷大的。

不过,李素这个大手一挥,顿时让国渊有些为难,也让始终没有发话的犍为太守陈实也很为难:“都督,您不会是打算未来跟那些蛮夷贸易交好的第一步,就是大量卖椒盐吧?可是,咱江阳县的井盐产量,本来就吃紧了。

听蜀地故老相传,井盐也就在明章二帝那几代时略有富余。后来蜀地人口越来越多,江阳井盐要供四百万百姓和南中靠近犍为的近百万人食用,已经捉襟见肘了。

要是大规模敞开了贸易,井盐也撑不住啊。咱这儿毕竟不是徐扬之地,那些靠海的地方要多少盐有多少盐,我们这儿每口井产多少都是定数,变不出来的。”

李素一愣,他是真没想到这个问题。

因为他记得自贡井盐是一直撑了一两千年的,到了清朝爆发洪秀全的时候、阻断了淮扬物资西进,还有“川盐济楚”呢,不但云贵川能吃上井盐,连两湖都能吃。

这么大一个富盐矿,怎么可能养五百万人就捉襟见肘了?

“这事儿再议吧,过几天我跟云长一起去江阳县看看,你们的井盐怎么搞的。”

关羽本来就要去犍为郡治江阳县练兵,正好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