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一战团灭蜀地奸商(第2/3页)

千万别小看他的用脑,这不是简单的堆加班时间,也要看动脑强度。其他提意见的人可以只在自己发言辩论的时候才动脑,别的人提议时他们就能休息。

而李素和刘巴几乎是一整天被各种意见代表围殴,整整四五个时辰脑子高强度对抗没停过,完事儿的时候已经有暂时性神经衰弱的表现了。

不过让李素意外的是,刚走到行宫门口,今天的老搭档刘巴居然喊住了他,表示还有话要私下里说。

李素有些不耐烦:“子初兄,有些话不能明天说么?如果是关于条文,刚才为什么不说?”

刘巴严肃正色:“有些话,人多不便讲。今日听了他们那么多意见,右将军不觉得,我们不光要修改条款、增加王诰堵漏,还得在物资调度上做好准备么?

那么多地方官员、士绅代表提到了新法允许自有选择纳税钱锦粮,可能带来的奸商囤积居奇民间挤兑,这不仅仅是他们的担心,更是他们当中一小撮人的希望,甚至他们当中就有奸商,或者他们的家人、族人、门生是奸商。”

李素揉了揉太阳穴:“那又如何?杨洪、王连的善意建议,已经帮我们堵漏了。”

刘巴:“堵漏也是堵正常的囤积,但力度不够,未必堵得住有意要看新法笑话的世家豪强故意不计成本囤积抹黑。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说不定就是因为今天这个会,他们看到我们能堵住正常、理性的囤积。但他们又不想放弃未来永远趁着谷贱伤农的机会盘剥百姓的长期利益,所以今年特地加大力度赔了血本也要搞乱百姓,给大王上眼药让大王看到新法的不靠谱。”

李素抬手:“停停停,我脑子已经很累了,你直说,举个例子,他们会怎么干?”

刘巴:“比如,全益州的奸商偷偷团结起来,在纳税季之前,提前高价吸纳囤积蜀锦。甚至提前两个月,把百姓原本准备存到九月份缴税时用的蜀锦,先买过来。

等百姓到缴税的时候,自己一两个月内临时织不出足够纳税的蜀锦,再去市场上买,而奸商们却憋着不放货,那百姓看到的,不就是新法反而害了他们这个假象么?这样百姓就有可能被鼓动起来。”

李素:“怎么可能,买锦就要给钱,百姓手上有了钱,直接用钱缴税不就好了?不是说了自由汇兑么?”

刘巴急了:“听我说完!如果真的蜀地豪强都为了这个目的团结起来,他们还会选择在秋收之前就低价卖粮的!如果粮价确实很低,而百姓又习惯了织锦,肯定会被诱惑得选择‘今年多买点粮,明年就少花点精力在种地上,而选择去织户帮工织锦’。

如此一来,九月初收税时,市面上就是钱、锦都极度稀缺,价格畸高,而粮食则充分供应,谷贱伤农比平时更贱。最后百姓发现粮食屯多了,非得再用粮换回纳税的钱锦,可不就更被盘剥了么——

租庸调法允许用锦、钱互替,也允许以锦钱替粮,可没允许无限制以粮替锦、钱,粮的征收是受朝廷仓库建设规模制约的,粮食相比钱锦太占地方了,粮仓不够不可能巨额超额屯粮的,各地临时造粮仓也没那么快。”

幸好刘巴不知道“爆仓”这个词,要是李素的话,听到这儿他脑子里肯定忍不住会浮现出这个词的。

毕竟后世发生过原油爆仓、全球油库油轮都存不下,跌为负数的奇葩事件的。

而蜀地奸商如果真这么干,其实他们也不一定能赚到钱,而有可能赔钱,所以才有那么大的破坏力。

刘巴这是在假设这些人“为了将来永远保留秋收季节压低粮食收购价盘剥百姓”的长远利益,选择今年亏本囤积都要誓死恶心新法。

疯狂卖粮,钱、锦则全部囤积到地主老财们家的地窖里。

蜀地全部世家豪强富户有那么团结吗?

如果有人倒戈想趁机赚一笔,同盟破裂,这种豪赌不就白输了吗?

最关键的是,李素不觉得他们有那么大的本钱来囤积。

刘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受害妄想呢?

李素稍稍懵逼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性,诡异地一笑反问刘巴:“子初兄,你觉得所谓的仇视新法的蜀地世家豪强富户,他们所有窖藏起来的存粮,够买光市面上的锦、吸干市面上大部分的五铢钱么?”

刘巴:“不要小看益州豪门大族屯粮的能力,蜀郡富庶,民间有钱人存的粮食够吃好多年呢……而且,你所谓的五尺宽的新式巨幅蜀锦,我看至今产能还不高吧?我在成都市面上,这几个月也没看到多少卖的。

立此税法之前,我可是详尽调查过,我觉得目前市面上的新式织机不过万台,没有被做成衣被的新锦,也不过数万匹。这样一个规模,如果蜀地世家豪强都团结起来放粮囤货,是有可能买光回去窖藏、憋到纳税季结束。一直憋到年底的。”

李素终于放松地笑了,他知道刘巴的忧虑来源于哪里。

而那些今天在暗流下明着好意劝说“新法反而会与民争利、盘剥百姓”、实则有可能放粮屯锦的名士们,他们的信心又来源于哪里。

汉末没有大数据!所有人都严重低估了新式织机的产量,和新式蜀锦的存量,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粮食够买光蜀锦!

杨洪那样的人,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杨家就有两千台织机了。但因为没有行业统计数据,连杨洪都不知道甄家糜家李家诸葛家有多少织机,刘关张的亲戚有多少织机。

外人都是顶着战争迷雾,没有开“地图全开”外挂的。

他们只好根据市面上有多少蜀锦在卖,大致做个估计。

而这个数字之所以严重被低估,是因为李素去年抽了三万五千匹巨幅蜀锦、折合十几万匹传统窄锦,问孙坚买了长沙郡!

这笔交易是秘密进行的,至今只有刘备李素荀攸几个人知道跟孙坚的实际交易内容。

这就导致直到去年年底为止,这一年多来发展蜀锦产业的成果,没有到益州市场上流通。世家豪强奸商们根据市场流通量反推产能,也就产生了严重低估!

连刘巴都觉得“目前巨幅蜀锦的年产量,到秋收季时,可能也就三四万匹、机器一万多台,折合不到三亿钱”,那刘巴当然要担心被买光哄抬了。

可要是李素告诉他,半年多前机器就有一万六千台、今年过年时破了两万、年底能到四万台,今年生产出来的织锦,截止到九月秋税,累计也能有十几万匹,总产值十亿钱,刘巴还用担心蜀地奸商有那么大资本盘吗?

不过,刘巴的担心,倒是给了李素一个启发:看来,要减缓新式蜀锦在蜀地的出货了,宁可稍微憋两个月,示敌以虚,让那些奸商觉得自己有希望赢“这个抛盘我接得住”,从而高价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