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打仗全靠吓(第2/2页)

安邑县在湅水南岸十几里地之外,并不是直接临河的。所以之前淳于琼护粮过境并不需要经过城池,韩暹也是在听说了城北河上有船经过,才临时起意去劫粮,准备不够充分兵力也不够强,所以被淳于琼轻易杀败了一阵。

这次听说关羽杀回来打通粮道了,而且是两天两个县的路程走马观花一样一路毫无阻碍,韩暹顿时一惊,还没打就在考虑要不要放弃郡治,往北撤到吕梁山区打游击。

而徐晃在来的路上,也是充分揣摩了韩暹的心态,所以离城三十里下寨,派人先送信给韩暹警告,说明自己的来意。

韩暹惊惧不定,不敢斩使,而是乖乖看了徐晃送来的信。

徐晃信中表示:前将军关羽,受汉中王之命,打通河东湅水四县粮道,确保与袁绍的赈粮贸易畅通。韩暹若是识相,愿意放弃安邑县城,关将军也可网开一面,给他一天时间带走部众和财物。

之所以不给更多时间,也是怕韩暹穷凶极恶对安邑进行彻底搜刮,导致留下的百姓受到太多盘剥。

当然了,白波贼毕竟都是河东本地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干不出彻底竭泽而渔的事情,否则下次百姓就被全部推到关羽徐晃那一边了,韩暹想翻盘的理论可能性都没了。

徐晃还在信中说,刘备跟袁绍已经达成协议,必须关羽的部队占领安邑,完全确保粮道,并且到东垣跟淳于琼交接了防务,袁绍的第二批粮船队才会过境。所以,刘备军为了确保袁绍的第二批粮食,会不惜代价跟韩暹在安邑死磕,让他好自为之。

看了这些陈述之后,韩暹也有些松动。他招来了同伙李乐,一起商量了一下,双方都觉得,既然刘备势在必行,现在跟关羽、淳于琼两家死磕,实在是不划算。

而且,既然关羽交接完防务之后,袁绍后续才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来,那不如就暂时隐忍。反正安邑县城虽然号称郡治,可被白波贼残害了四五年了,城里那三瓜俩枣也不值什么钱了,放弃了也没什么惋惜的。

李乐如是对韩暹劝道:“自古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半个多月前,袁绍的第一批粮队过境时,关键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咱没有提前调集主力跟淳于琼打,这才惜败。不过咱也试出来了,淳于琼的领兵之能不过如此。

等淳于琼走了,后续这粮食还得运半年多,关羽身为前将军,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驻扎河东提防。而且湅水沿岸近三百里河道,何处不能拦截偷袭?官军每次都用重兵护送,成本必然高昂,只要等他们渐渐松懈,咱再集中全力一击,只要劫到手一两支满载的贸易船队,可不比河东郡一年的搜刮屯田得利都多?”

俩人一商量,就觉得“让出县城,放刘备袁绍大做贸易,咱偶尔收一把买路钱”,似乎都比占着安邑县城硬抗划算多了。

安邑这几个县的税收才值多少,还不如路过一个船队的货呢。

韩暹立刻把族中老弱和可以带走的细软转移,他自己也只是在安邑象征性地略作抵抗几天,就被徐晃不拦头,不截腰只击尾地追杀礼送出境。

徐晃也知道自己只是虚晃一枪,靠关羽的名声和对大军规模的虚张声势、以及利诱,让韩暹暂时上当而已。靠他的几千人要跟白波军主力死战、逼得敌人困兽之斗,那是不可能的。

把安邑县城诈到手,徐晃立刻马不停蹄跟淳于琼联络,双方交割了东垣县的防务,徐晃又分兵一千到东垣,淳于琼则带着他的人马完成任务,回去跟袁绍交差了。

徐晃就这么几乎没打仗,全靠狐假虎威连蒙带吓,拿下了几座粮道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