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承诺不首先使用大杀器(第2/2页)

至于板甲,李素心里当然知道板甲的防御力更高。而且西方历史上制作最精良、关节活动最灵敏的那批板甲,对人的活动出招制约也微乎其微。但那不是没法用冲压工艺大批量标准化加工嘛,太贵了,历史上要不是子爵伯爵起步,也用不起那种灵活精细度的板甲,所以不是李素目前急着要解决的问题。

将来有闲了,给顶级武将开小灶的时候,可以考虑,但他现在解决的是近万人的重骑兵的整体装备升级问题。

那个贵不是体现在钢材用量上,而是甲胄工匠的人力成本上,顶级精良板甲连一个肩关节的罩甲的六道弧形钢片都要做到每一道尺寸、弧度曲率不一样,那不得让钳工一锤子一锤子砸?那得培养多少工匠?花多少时间掌握每个部件的加工尺寸心得?能和那种随便找个人都能开的冲压设备比么?

后世21世纪,走在深市三和人力市场外面看看,都知道,冲压工的技术要求有多低,还有去招三和大神日结的,150块一天,干12个小时以上,临时工,只要会把金属放进去、压完后拿出来就行了。

打发走了武将之后,李素很快又迎来了述职的文官潮。

各郡太守倒是没什么意外事情要汇报,有些太守还是李素今年刚刚提拔上去的。

腊月底的最后两天,轮到典农中郎将国渊回到成都、上门拜访述职。李素隐约预感国渊这人擅长钻研,非常务实,肯定会给他带来一些干货的难题,以及额外的收获。

李素的期待果然没错,国渊这两年负责推广林邑稻的种植,还推广身毒长绒棉,两者最多分别有种了两三年了,果然积累了不少问题,但成绩也是显著的。

两人一见面,李素就亲自给国渊斟茶斟酒,勉励嘉许:“子尼,这两年辛苦了,不过再坚持坚持,明年朝廷要动兵平灭郭汜了,你从最初小规模教导百姓种植身毒白叠花,也有三年了吧?

你也说了,白叠花需要气候干燥多阳光,蜀中不好多种,明年稻河西走廊,正好广种,也利于朝廷归化羌民。你再辛苦两年,等羌民都习惯了种地穿棉衣,我向天子禀奏,担任大司农刘巴的副职。将来如果九卿调动,民政劝农、与税赋度支分开,你和子初都有九卿之望。”

国渊虽然有很多想吐槽的,但大领导都先封官许愿堵他嘴了,他也就暂时不埋怨了,先把敬的酒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