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称帝的条件(第2/2页)

刘备不由奇怪:“天色已晚,公达何不歇息?”

荀攸深吸了一口气:“大王,今日辛评所转述袁绍图谋,虽然荒谬狂悖,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刘和欲效法光武帝跳过成哀平孺子婴一般,跳过质桓灵与先帝追尊皇考继嗣。此法,其实大王也可以用,大王岂有意乎?冲帝冲龄夭折,尊为皇考或许不合适,但可以尊顺帝为皇祖。”

说人话,就是汉冲帝幼儿状态就死了,所以不能认汉冲帝为爹,但是认汉冲帝的父亲汉顺帝为爷爷倒是可以的。

跟刘秀一样越四代,“纵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复得”,岂不美哉?

这都现成的制度可以直接捡便宜。

刘备显然也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此刻被荀攸直接说到了执行层面的细节,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刘备想了想,叹息道:“天下无主,四方彷徨。若果天命在孤,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岂敢推辞?不过,还是要先慎重为上。数月的时间还是等得起的。眼下先要痛击袁术,取得几场大胜,天命才有说服力,否则羞谈此事。”

刘备这意思,就是稍微拖几个月造造势、做点准备工作,顺便期待军事上有一点成绩,为称帝锦上添花粉饰一下。

毕竟历史上曹丕篡汉的时候,发生在前一年的农历十月底,而刘备的称帝发生在次年的三四月份,这中间也隔了五个月呢。

哪怕考虑到历史上的蜀道艰难、消息传递本身需要个把月时间,那也说明刘备为了称帝的事儿,准备了三四个月。包括中间要两次劝进婉拒,祥瑞也要搜集、地方上的表忠心的事儿也要筹备,这点时间是绝对不算久的。

刘备现在要求一边准备起来,把典礼可能用到的东西、制度都安排好。另一边希望在军事上打个大胜仗。

不管是袁绍得手还是刘备得手,至少要把袁术现有的雒阳和宛城这两个最重要根据地拔掉一个,就算杀不掉袁术本人,那多少也能对天下交代了。

趁胜称帝,那样才吉利稳固。

荀攸见刘备原则上接受了,只是还需要时间按部就班准备,也就不再多劝。

当下表示明日起就用心规划攻打函谷关或者峣关、武关的方略,看看北线如何收复宛、雒。

同时,也会关注一下南线战场,看看此刻应该已经从长沙郡北上讨贼的李素,带着赵云甘宁等人,有没有打出什么战果来。毕竟他们与袁术的领地之间只是隔了刘表的领地,但一马平川没什么险要山隘栈道。

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南线战场,李素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只是道路远隔千里,中间还是敌占区,所以消息传递不过来罢了。

而且刘备拒绝袁术、招降袁涣,还造成了袁术在外交上的又一次冒险,这也导致南线战场出现了更多的变数,这些都是后话了。